阅读历史 |

2 她(1 / 3)

加入书签

二零二二年七月纽约

心理学家劳仑特·谢尔顿今日的工作表上还剩下两位患者。即将在几分鐘之后进门的是他个人最偏爱的一位女大学生,这是她在自己这里的最后一场会面。按理说,心理医生不该对病者有任何偏袒,但对布莱尔·约翰森的指引和开导确实是他和各色就诊者的多场会见中最为平和与放松的经歷。因为谢尔顿在东海岸心理学界的名望和盛誉,来寻求他帮助的多数是娱乐產业的名流和科技领域的鬼才。

而他们和她们视他为精神垃圾回收站,毫无顾忌地分享各种带着歹意和贪念的秘事和心境。在他的这张深绿色的躺椅上,多少则因过分强烈的自我膨胀意识而编织成的恶闻軼事被喷吐出来,那些一道道因不必要的负面情绪而衍生出的诅咒、埋怨和邪念好似密密麻麻的蚊蝇鼠蟑,不断地啃噬着他的心智,以及他那对人性还怀揣希冀与惻隐之心的自我欺骗。

鲜少的会谈和治疗会像与布莱尔·约翰森那般让谢尔顿感到舒适与缓和。颇为讽刺的是,她的遭遇却是这眾多自恋狂、边缘性人格和同性恋歧视者当中最惨痛和不公的,而她,除了想要追随逝去的家人去轻生,并没有更多的恶念和愤世。布莱尔自小便跟着同母异父的哥哥凯文和母亲在印尼的底层社会漂泊,他们从贵州被凯文的生父骗去了巴厘岛。

苦于生计,她的母亲被沦落为夜店的歌女,而身为同性恋的凯文也一直在学校里被遭到欺辱和排挤,再加上要照顾妹妹,凯文经常是心力交瘁。之后,三个人的命运在母亲的改嫁之后彻底颠覆,可是一则突发事件让母亲、继父和哥哥陆续丧命。不仅如此,因为凯文是被嫁祸为杀人罪犯而跳河自刎的,这些都是布莱尔一直无法释怀的片段。

在这两年的治疗中,谢尔顿慢慢地缓解了这个少女想要自尽的意念,而最让谢尔顿感动的是,即便是在最悲伤的时候,她居然还会考虑他作为一个心理医师的感受。她那时而流泪时而哂笑着道歉的模样一直都是谢尔顿心中的痛,他真的希望布莱尔能够勇敢地活下去,为了最爱她的哥哥凯文、母亲和继父,也为了最心系于她的闺蜜艾莉森·沃特。谢尔顿一直将布莱尔如同亲生孙女那般看待,在她面前,他不用佯装在乎和关心。

布莱尔之前答应过他,若是顺利打卡半年(在这期间每一日,她都不会再有自杀的念头),便会在最后的这场会面中分享她在两年前差点投河的故事,这个略带戏剧性的事件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虽然当今的多元性向文化已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和接受,但是考虑到谢尔顿医生毕竟已是年过六十,为了不让他感到不适,少女把整段歷程中的小细节稍作了修饰。

比如,她从未告知过眼前的心理医师哥哥凯文是同性恋。她不曾料到的是,谢尔顿医生自己就是在十多年前出柜而遇见丈夫鲍勃的。在好友艾莉森和谢尔顿一直以来的鼓励和鞭策下,她在去年成功地被纽约艺术大学的时尚设计项目录取,并且在还未升级至大二之前就破格拿到了荣誉学士的奖学金和津贴。

今日,少女一身镶着红色小碎花的米白连衣裙,裙子的上半部分因采纳了欧式古风而强调了上身的高贵和小巧,下半部分那颇具层次感的张力和幅度则赋予观者一种婚礼裙的错觉,这也是这几周她引以为傲的作品之一。谢尔顿每每都被她的创作天赋和才华所折服,他等不及看到布莱尔设计的衣裙和装束在荧屏上惊艷登场。他抬首瞥见她,之后便把少女手中的白色小帽独占了过来,戴在了自己的头上。

布莱尔咯咯大笑起来,这是她和医师最后一次的碰面,一想到即将要与他永别,她就有潸然泪下的冲动。可谢尔顿那孩童般不专业的举动反而把这次的见面氛围渲染得甚是怡悦与温暖,这一刻的他内心何尝不是五味杂陈,他会怀念与布莱尔每周一次的例行疗愈,但他更希望她不再需要回到这间办公室来求助于他。

一番戏謔和玩笑之后的两人坐定,而深呼吸了几下的少女追忆起那个险些自戕了的异国之夜。

在家人们同时去世之后,整整三个月,布莱尔都未出行,艾莉森和继父的亲朋好友们会来探望和为她准备衣物和用品,仿佛行尸走肉一般,她只是在继父和母亲留下的小排屋里茍活着。在律师坚持布莱尔遵循继父早就立下的遗嘱安排之后,布莱尔才万分不舍地放弃了搁置这套房子的想法。艾莉森和继父的亲戚们执意她需要完成高中的最后课程,然后去纽约追逐她的设计师梦想。

布莱尔十七岁生日之际,也是她在谢尔顿这里就诊的两周之后,已经搬去了纽约的艾莉森和她当时还在约会的前男友利敦盛情邀请布莱尔同去加拿大蒙特利尔二日游。早在出发之前,布莱尔就查询到蒙特利尔那座臭名昭着的自尽大桥雅克·卡蒂埃,她那时常恍惚着的神志被这座铁索高桥而侵占,或许这趟去往魁北克的旅途能够让她一了百了,与家人们在另世团聚。

事实上,此举背后还有她那厌倦了因自己的容貌而被欺凌、骚扰和怨恨的青少年生活。哥哥凯文自小便对她的行踪控製地滴水不漏,为的就是保护他心爱的妹妹。

在布莱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