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77章(1 / 2)

加入书签

刚要说话,郭媛匆匆进厅,见女儿进来,郭志舜瞬时就闭住了嘴。

事关军国大事,女子岂能与闻?

郭媛拜见父亲施礼毕,就乖巧坐在王霖身侧。

见郭志舜面色迟疑,王霖淡然道:“郭相直言就是,媛儿与我夫妻一体,有什么话都不必避讳她。”

郭媛倒是羞不可抑,偷偷瞥了王霖一眼,俏面更加温柔。

郭志舜心中一热。

他知道王霖这是在向他传递信任的信号。

郭志舜定定神道:“臣以为,处置西军,有三策。”

听闻父亲自称为臣,郭媛心中一跳,却是垂下头去,装作什么都没听见。

“调种师道及种家子弟入河北为将,妥善安置,受王爷直接节制,尔后调青州军大将2-3人入西军作为统率,实现平稳过渡,此为上策。”

“将种师中及西军调离河东,安置于河北防线,而王爷麾下大将率东军一部坐镇河北,节制西军。其余东军则换防河东。此为中策。”

“以入京述职为名,调种师道归朝。罢官为民,另选良将入西军为主将,此为下策。”

郭志舜提出了三条解决种家军的办法。

其实话虽这么说,他心中真正赞成的还是第三条,直接诓骗种师道返京,甚至杀之以绝后患。

届时,西军即便有个别将领造反,也成不了气候。

毕竟西军的粮秣军饷,都卡在朝廷这边。

王霖沉吟不语。

种家在西军中经营了近百年,历代为将。

尤其最近这年间,种师道兄弟更为西军统率,种家子弟遍布军中,根基深厚。

种师道肯定是不能轻易动的。

再者,此刻正是用人之际,屠戮种家子弟,不利于团结抗金统一战线的形成。

只是种师中死在他的手上,种家子弟对他的怨恨毋庸讳言,仇恨难解。

若他称帝,种家军必反。

这个隐患,早早晚晚都要解决。

实际上,他还曾经动过以宗泽替换种师道的念头。

可宗泽毕竟是文臣,能力虽强,作风也彪悍,可他孤身一人入西军,如同羊入狼羣,很难发挥作用。

他近期准备将朝中一些武勋子弟安置往西军中,其实也是在为处置种师道和种家子弟做铺垫。

甚至还产生过将海外的晁盖等人马抽调回来,充入西军中,以增强自己在西军中的话语权。

可晁盖这波人是他为后路而埋伏的棋子。

若真的退无可退,归隐海外是他保全家眷的最后一招。

念及此,王霖沉声道:“郭相,西军之事容我再思量一番,河东防御至关重要,若是引得西军动荡,后果不堪设想。”

郭志舜点点头:“那是自然。臣还有两人想向王爷举荐,此二人一文一武,可堪大用。”

“郭相请讲。”

“其一,侍御史张浚。此人年富力强,孜孜为国,忠勇果毅,才干过人。”

王霖眸光一亮:“我知此人。政和八年的进士,川人,字德远吧?”

郭志舜很意外。

他没想到王霖居然知道张浚的存在。

此人是他的嫡系下属,关系甚笃,视他为师。

郭志舜赶紧趁热打铁道:“在京,侍御史。不过,王爷但请放心,此人耿直,虽为侍御史,却从未跟风肆意弹劾忠良。”

郭志舜知道王霖对言官深恶痛疾,赶紧解释张浚并未构陷过他。

王霖笑笑:“即便是弹劾过我也无妨,我知此人为干才,颇具名臣之相。我正愁着大元帅府内无人可用,此人颇为妥当。”

郭志舜大喜,起身拱手道:“多谢王爷!”

王霖摆摆手:“还有一人呢?”

朝堂之上,权力场中,从来都是互为派系,郭志舜渐成气候,推荐自己的人晋身,实属常理。

既然是一代名臣张浚,那就可用。

在郭志舜眼里,这就是王霖向他施恩的表现。

他顿了顿,又道:“还有一人为閤门祗候刘琦,此子将门出身,勇猛善战,精于射术,堪可为将。此子,随臣而来,此刻正在王府门前候召。”

“刘琦?可是前泸川节度使刘仲武之子?”

“正是!”

王霖大笑:“此为良将之才,郭相,你为国举荐贤才,并无半点私心,果然孤没有看错你。请他进来。”

郭志舜面色微红,心中振奋。

私心还是有的。

只是他举荐的这张浚和刘琦两人,都为可用之人,日后的名臣良将。

……

刘琦身着月白长衫,缓步而入,神态恭谨,躬身为礼:“某拜见王爷!”

王霖深望去。

果然相貌俊美,声如洪钟。

作为将门之后,刘琦此刻在京师为中书省门下一微不足道的小官,他当然是见过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