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54章(1 / 2)

加入书签

朕当亲赴战场,与入侵之金人血战到底!”

“朕与赵佶不同。朕主张,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若国之不存,国君又有何颜面苟活于世?!国君为人主,当与天下人共患难,而不是在国难当头,天子率朝廷第一个先跑!”

“朕在此,对天盟誓:朕若不光复我燕云故地,不灭金虏,不复我华夏汉唐盛况,当天弃之!亿万子民弃之!”

“种信,朕不杀你,朕会让你活着好生看看,朕如何保护家国天下,如何身先士卒,如何创立我华夏中国的宏图大业!”

从古至今,没有一个皇帝敢公开盟誓,愿意亲临战阵,与士卒同冒箭矢,冲在第一线为国杀敌!

其实王霖过去就是这么做的。

在场这些人不知有多少人当日曾亲眼目睹王霖的抬棺出征!

“吾皇万岁,万万岁!”东京百姓感激涕零,流泪满面,越来越多人的流着泪高呼万岁不起。

其实对于老百姓来说,他们要的并不多。只要皇帝不会放弃他们,不会将他们的身家性命视为随时可以丢弃的猪狗,他们便知足了!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是何等的壮烈!

“吾皇万岁!大燕万胜!”

在场的读书人更是面色动容,心潮澎湃,投向王霖的目光中都蕴藏着无尽的崇敬之意。

光复燕云故地,灭金辟土,成就不朽伟业!

这,便是大燕皇帝的气魄和心胸!

李纲和吴敏等朝臣面色怔怔望着王霖。

不说旁的,单是这般气度,王霖就比过去赵宋这么多皇帝强了不知有多少。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种全新的思路和逻辑,真真正正触动了朝中文臣的心扉。

原来皇帝还可以是这样子的……

李纲和吴敏率文武众臣也跪拜在了明德门上。

此时,天色湛蓝,晴空万里。

王霖深吸一口气,抬头望向天际。

大燕后宫,诸女封号

韩嫣被封为皇后。

其实皇后的册封仪式属于登基大典的一部分。

但随后并没有举行太子的册封。

王霖以子嗣年幼暂时不定储君的理由拒绝朝臣的提请,而在后宫而言,对于韩嫣诸女来说,得知心思各异。

但王霖已经提前将事挑明,后宫也无异议。

只是韩嫣私下里执意认为,这是当了皇帝的相公,对自己和韩家有了提防心理的某种征兆,心头略感凝重。

却不知,王霖根本就没这个意思。

他只不过是认为,都是自己的儿子,现在都还年幼,根本看不出高低来,只能往后慢慢观察。

他是准备想挑选一个德才兼备的子嗣承袭自己的事业,传承他一手打造的大燕皇朝。

作为穿越者,他心里自然是没有什么所谓的嫡庶区别的。

当然,这个话他不能公开讲。

此言一出,言出法随,韩嫣的皇后位置就会动摇。

他的内宅就不安稳了。

宋制后宫嫔御的名号没有准则,比较纷纭杂乱。

王霖钦定,皇后之下,设皇贵妃为正一品,贵妃,德妃,淑妃,贤妃四大妃为从一品,其余设庄、宸、宁、静等若干妃嫔名号,为正二品。

与皇后册封诏书同步颁布的还有其余宫妃名册。

韩嫣为皇后。

赵福金,慕容婉儿为皇贵妃。

潘金莲为贵妃。

完颜什离为德妃。

孔琳为淑妃。

花蕊为贤妃。

梁红玉为文妃、扈三娘为庄妃、张贞娘为宸妃、李清照为宁妃、朱淑真为静妃、孟玉楼为临妃……

李师师,朱涟,郭媛,崇德,韦莹,张兰,林慧茵,宋氏双姝,萧夺里赖,耶律余里衍等女皆有妃号。

诸女其实还是蛮满意的。

除了皇后韩嫣之外,两名皇贵妃本来身份就显赫如赵福金出身赵宋帝姬,慕容婉儿对大燕皇朝的贡献无人可及。

所以诸女是心服口服的。

还有皇贵妃之下的四大妃。

潘金莲为王霖起于微末时的红颜知己,如今因为种种原因下滑至此,她占四大妃之一,没有人能说出别的来。

完颜什离为金国公主。

孔琳为孔圣之后,衍圣公府嫡女,代表着天下文脉。

花蕊为世代官宦之后,其兄又是王霖倚重的心腹大臣。

至于其余诸女,王霖一视同仁,统统封妃,品阶同等,无疑就照顾了诸女的私心。

当然,后宫还会设立更多的嫔妃、女官职位,这是一个相当复杂和庞大的体系。

登基大典之后,韩嫣率诸女出宫返回燕王府。

王霖已经决定不居宋室皇宫,而已原燕王府为临时行宫。

除了要降低开支靡费的因素之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