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10章(1 / 2)

加入书签

按照王霖的命令,韩世忠所部五万兵马正面佯攻大同,而背面的吴玠吴嶙兄弟故意却放开了通往漠北的口子。

大燕复兴元年八月十七日,就在龙首原大捷后的第三天,蒲茶散率两万金军弃大同城,从北面的立德门突围,退往漠北。

韩世忠和吴玠吴嶙部十万联军乘胜追击,在大同以北的焦山与蒲茶散部后军一万余人展开血战,歼灭金军七千余众。

十万燕军一路驱逐着金军往北,断断续续战斗,终于在大燕复兴元年的八月二十一日,将金军残部彻底驱逐出了雁北地区。

至此,燕军全部收复沦丧于契丹和金人手上数百年之久的雁北九州。

韩世忠率部进驻西京大同。

吴玠吴嶙率部进驻宣德。

关胜杨志部在蔚州略加休整,返回河北。

而岳飞本部则拱卫大燕皇帝銮驾,徐徐退回真定。

雁北大捷!

皇上御驾亲征,光复雁北九州!!

八百里捷报早在第一时间传回真定,而当皇帝率大军凯旋至真定时,闻讯而来的河北人早将官道两侧围了一个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现场人声鼎沸,前来迎驾和迎接大军凯旋的人无论男女老幼,都面呈无比狂热的血红色,犹如打了鸡血般。

前面说过,宋人对于光复燕云故地具有无法言说的强烈情结。

燕云十六州地理位置非常险要。

燕云十六州,正好处于两座山脉的包裹之下——燕山山脉和太行山脉。

燕云东临大海,北边和西边靠着燕山以及太行山,完美地为华北平原提供了一个三面的屏障,从而抵御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政权的南下入侵。

所以秦汉长城就修建在此处。

只要金人掌控着燕云十六州,如果跟大燕交恶,就可以直接汇集兵力。

或从幽州南下,在华北平原上一路向南驰骋,直抵澶州,进窥汴梁。

或从云州南下,直抵孟津,攻洛阳,夹击汴梁。

河东河北人睡觉都睡不安稳。

头上就好像是悬着一把锋利的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落下来,丢了脑袋。

打一个比方,故去的辽国、现在的金国和大燕就相当于紧挨着的两套房子,而燕云十六州就是这两套房子共用的防盗门,钥匙在金人手里,你说河北人能不紧张?

北宋自立国以来,不知多少次要拿回燕云故地,然而每一次都是无功而返。

数百年的耻辱,数百年的梦想。

数百年的风雨沧桑,直至今日,在大燕皇帝御驾亲征之下,河北人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当明黄色的皇帝龙纛出现在众人视野之中,数万真定百姓痛哭流涕,跪拜在地上,狂热高呼吾皇万岁不止。

王霖骑在雪夜照狮子上,铺天盖地的欢迎人群和声震云霄的万岁声浪,却让他的面色微微起了一丝悲意。

胜利固然可喜,可损伤却有数万忠魂!

数万大燕将士,永远埋葬在了龙首原下!

皇帝銮驾渐行渐近,官道两侧维持秩序的锦衣卫数次被激动的人群涌动产生了局部的混乱,但好在锦衣卫知道百姓没有恶意,也没有动起刀兵。

张魁三位当世大儒率近前读书人列队在城门之前,见皇帝銮驾驶来,便一起躬身高呼道:“吾皇光复雁北,洗雪国耻,功莫大焉!”

王霖向张魁等读书人微微颔首,然后径自进城。

他没有回宫,而是直接登临城楼。

激动的人群没有散去,鼎沸的人声照旧弥散在半空中。

王霖静静凝立,眺望着那并不遥远的雁北,心头感慨万千。

此时此刻,他情不自禁想起了伟人的一首词。

王霖缓缓吟道:“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闻雁北传捷报,泪飞顿作倾盆雨。”

张浚、韩庭、顾庆川、马扩、岳飞五名军机大臣一起躬身拜贺:“吾皇妙词,可慰英魂,可传捷报于全国!”

杨家将

王霖的这阙蝶恋花、定雁北,旋即在真定城中飞速传播,又紧接着往大燕全国扩散而出,与雁北九州光复的捷报一起以八百里急报的方式,以及锦衣卫秘密飞鸽传书的渠道双向通报全国。

很多人并不深究“我失骄杨君失柳”的真正内涵,众人感受到的是王霖对于阵亡英烈的缅怀和感伤。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闻雁北传捷报,泪飞顿作倾盆雨。

三日内,捷报传至东京,并播散河南,山东,以及江淮、东南。

捷报所到之处,大燕百姓无不欢喜鼓舞,家家张灯结彩,如同过年。

东京震动。

自捷报抵京,东京就处在了某种狂欢状态。

唯有宫内诸女,却真正注意到了蝶恋花中的打头这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