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3章(1 / 2)

加入书签

萧胡辇反应过来,说道:“陛下这是想要我拉拢萧家人?”

“不!”罗幼度道:“这你别将你自己看得太高,也别将朕瞧得太低。或许你们这一脉在萧家有着很大的力量,但随着令尊的去世,只怕会受到重创。你以为就凭你萧胡辇,高呼一声,你是萧思温之女,萧家人就会放弃萧家后族的尊贵身份,心甘情愿地来投奔你这个阶下囚?”

萧胡辇尽管为自己父亲的死伤心,但听到这话,还是忍不住生怒,想要瞪他一眼,可念及自己现在的处境,委屈巴巴的,顺着萧绰的毛。

罗幼度继续道:“我们能够看出你爹死得蹊跷,萧家人不可能看不出来。但是为了你父亲赌上全族的命,这不现实……”

“萧家有萧家的利益。耶律必摄给了萧家的台阶,找了令尊的死因。萧家没得选择,不下也得下。”

“在你不能给出耶律皇族等同的价值之前,你没有资格说动任何一个萧家人。”

“只有在朕率兵北伐的时候,耶律皇族自身难保的时候,你萧胡辇才有底气以萧家的身份说动萧家人。”

“朕非好杀残忍之君,从未有将你们契丹灭族的想法。你们能够善待境内的汉家子民,朕一样能够善待契丹百姓。萧家若是归附,朕开寨相迎。”

“那个时候,你若有本事领着萧家人为你父亲报仇,朕可以将萧家给你统领……”

“这是我能想到唯一可行的法子。”

萧胡辇也知罗幼度说得不差。

这真是唯一的办法。

萧胡辇正正经经地磕了三个头,说道:“报仇之日,就是实现诺言之时。”

罗幼度看着一身缟素的萧胡辇,摇了摇头道:“互利而已,不用当真。”

萧胡辇并未回应,而是对着胡伯道:“胡伯,奴家想借府中厢房开设灵堂,祭祀亡父。”

胡伯道:“那也是你的家,不必客气。”

三人一并告辞离去了。

罗幼度也未挽留。

他的目的已经达到。

萧家的存在无法雪中送炭,但绝对有锦上添花的奇效。

这与契丹作战,罗幼度从不担心前期,而是担心后期。

前期作战,那就是国力实力的硬碰硬,输赢就是正面战场的事情。

假如他们在决战中取胜,面对的就是一群龟缩着东北群山中的敌人。

如果不能及时取胜,那就等于陷入了泥潭。

这个时候,有一支当地的虞协军,效果完全不一样。

当然这一切都是提前的布局,到底能不能打赢大决战都两说。

无论如何,这多一手杀招,总比没有的好。

虽然有些对不住萧胡辇、萧绰姐妹,但不得不说,萧思温死得太及时了。

杀死萧思温,绝对是契丹最错的一步棋。

其实罗幼度不知道,现在的契丹内部也因为萧思温的死而焦头烂额。

韩德庆一巴掌甩在了韩德彰的脸上。

韩德让也是愤愤地看着自己的三哥,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耶律璟的死是韩德庆、韩德让策划的。

耶律璟处死韩匡嗣以后,摄于韩家在契丹的地位并没有赶尽杀绝。

不是耶律璟不想杀,而是不敢杀。

韩家是契丹所有汉族的首领,韩匡嗣只是韩知古的三子,韩知古除了韩匡嗣还有彰武军统帅韩匡图、天成军节度使韩匡业、临海军节度使韩匡祐等等……

韩知古一共生了十一个儿子,都在契丹各处任职。

故而耶律璟只杀罪首,并未株连。

韩家对此也选择了妥协,毕竟韩家要在契丹混的。

但韩匡嗣的几个儿子却不甘如此。

韩德庆与耶律必摄私交甚好,怂恿他觊觎皇位,挑唆耶律璟的内侍。

最终耶律璟死于内侍之手。

只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萧思温察觉了异样,逃出了上京,去中京打算将消息告之中京留守高勋。

耶律必摄惊慌之下派出了几路人马堵截萧思温。

韩德彰就是其中之一。

韩德彰是韩匡嗣的三子,为人骁勇,但远不及老二韩德庆与老四韩德让多谋多智。

他知道自己的父亲之所以会给订上谋反的罪名,皆是因为萧思温与燕国大长公主耶律吕不谷从幽州带来的消息。

这报复心一起,下手也没了轻重,直接将之斩杀了……

内乱起

韩德彰并不觉得杀萧思温会有什么恶劣后果,只是想着为父报仇。

唯一让韩德庆、韩德让庆幸的是中京留守高勋给他们擦了屁股。

韩德彰杀了萧思温以后,高勋审将之扣下,并将祸水东引。

这位昔年北平王高信韬的儿子,审时度势,选择了最稳妥的方法:耶律璟已死,追究他和萧思温的死因,没有任何意义。

中原朝廷越来越强,他们契丹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