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章(1 / 2)

加入书签

方才两个小太监刚开厢房门,吕盛便出来,因此道痴还没有进屋过,只吩咐惊蛰将带来的包裹送进来。

虽说只是一间厢房,可论起大小来,与道痴在家中的两间东厢差不多。

一丈半开间,两丈进深。

进屋子后,便看到一座四折屏风,将一间厢房一分为二。外间稍大些,临窗设的是书桌、高背椅,书桌旁边,是个梨花木水盆架。

靠着南墙的,是一方罗汉榻,前面是方几,东西设方椅。

屏风里,一床、一柜、一个衣服架,简单明了。床上的幔帐铺盖,都是簇新的,用的都是绫罗丝绸,颜色虽素雅,可也不掩其富贵精致。

这床上物件,都是由王府预备,道痴谁不晓得旁人家如何,外九房与这个是没的比的,就是十二房那边的寝具,也比不得这个精致。

在屏风里看了一眼,道痴又转到屏风外。

方几上有茶盘,里面是茶叶筒与一套青花茶具;书桌子,有除了文房四宝之外,还有书架、笔架、笔洗、镇纸等一应俱全。

正如王府使人传话的那般,除了身上的换洗衣物,这边给众人准备的一应俱全。

道痴所带来的两个包裹,就在罗汉榻上,没有他吩咐,惊蛰并没有将包裹打开。

道痴将其中一个包裹打开,里面没有旁的,只有十多本书,是几本四书集注,与王三郎的几本笔记。

道痴将这些书一本一本地插在书架上。

在后世时曾听过有人将后世的学历教育与古代的科举教育等同起来,学士对应着秀才、硕士对应着举人、博士对应着进士、博士后对应着翰林。

这样听起来,似乎童子试并不难,可实际上具道痴了解,童子试的考试并不那么容易。

能顺利取得生员资格的读书人,只有百分之一。而生员中,只有考了一等廪生,才有资格报考国子监的贡生。

道痴想要以贡生的身份进京,那就必须要顺利过了童子试,并且在院试的时候考取一等。

这其中的难度,换成后世的说法,就是家教教导出来的学生,以报考省重点大学为中转,目标是中科院的研究生。这其中的难度,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现下距离明年二月,只剩下八个月的时间,道痴不是自大的性子,晓得自己分量,若不抓紧时间,真正将四书五经吃透,将八股文章做得好看,那一切只是空谈。

他哪里有功夫耽搁?坐在书桌前,道痴拿起一本笔记。

王三郎的笔记,就是及时雨。不愧是拜在大儒名下,四书注解的十分透彻。王青洪能允许三郎明年便下场,可见是认可三郎的学习成绩。

道痴没指望自己数月之功,就同三郎比肩,只是想着在童子试第一场时成绩不要太丢脸就好。府试在四月、院试在六月。

最关键的就是院试,多少读书人一辈子卡在童生这个坎上,可见院试的难度。

道痴正看的入迷,就被“咦”的一声,打断思路。

他皱眉望向门口,不告而入的,在没有旁人,正是王琪。

王琪看出道痴不快,倒是没有歪缠,道:“二郎快出来,世子来了……”

同窗少年初聚首(三)

等道痴出来院子,才发现几个伴读都从屋子里出来,站在廊下。

乐群堂门口,小太监黄锦与高康二人侍立。

见王氏兄弟从厢房出来,黄锦扬了扬下巴,道:“世子来了,要见见几位公子,既然几位公子都出来了,便请进堂屋。”

说罢,转身进了堂屋,众人依次随之入内。

乐群堂五间,中堂三间没隔断,东西用百宝阁隔出两间屋子,充作餐室、茶室。

中间三间,便是聚会之处,除了屏风下设了一对主座之外,东西相对还摆了四对椅子。椅子之间,用的是圆几。

现下主座上,坐着一个少年,头戴乌纱翼善冠,身着赤色蟠龙袍,腰间系了玉带,这般装扮出现在这里,不用说这就是兴王世子。

东西对椅上,东边与西边第一位都坐了一个少年。东边的年纪稍长,有十五、六岁;西边的面容稚嫩,十来岁年纪。

别说是没有功名在身的伴读少年,就是朝中大员,见了亲王世子亦要行跪拜之礼,因此道痴一行,少不得在内侍的指引下给主位上的世子行了叩首礼。

这会儿功夫,坐在西首位的少年已经站起身,避到一旁;东首位的少年却纹丝不动,大喇喇地看着众人行礼。

世子面带微笑,伸手虚扶道:“快快起来,孤与诸君将同室读书,今日起在府学之中,只论同窗之谊,勿论尊卑。”

众人到底是少年,即便听世子这般说,便也跟着起了,只是多是低眉顺眼,恭立一旁。

道痴因方才同王琪两个出来的最晚,所以排在众伴读后入的屋子,现下也是站在末尾。

他心中诧异的,不是坐在东首座的少年大喇喇地跟着世子一道受了众人的跪拜礼,而是诧异陈小道士也跟着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