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5章(1 / 2)

加入书签

“请陛下息怒,孔希玟虽然言语有些不当,但也是为了朝廷的名声着想,望陛下恕罪。”

礼部尚书吕震,见朱棣越骂越难听,站出来隐晦的提醒一下。

你在这里骂骂就行了,我们也装作没听到。

但如果要是太过分了,真要对孔家下手,那我们这些儒家子弟就不能干看着了。

朱棣勐地转头,狠狠地盯着吕震几眼,在其倔强的眼神下气的一脚踹翻了眼前一个香炉,转身回到了龙椅上,生起了闷气。

这就是皇帝的无奈。

哪怕你再讨厌孔家也不能动他们。

孔家是天下文人的精神信仰,皇帝不但不能动,而且还要好好的保护着。

一但孔家出了点意外,不管是不是皇帝你出手了,哪怕就是强盗土匪干的,你这一个朝代,就别想有好名声了。

圣人后人你都保护不好,你这个朝代哪来信心保护天下百姓。

所以说对于任何朝代,孔家就是一坨让人看着恶心,还不能碰的臭狗屎。

“皇上,太孙在山东所做之事,经过今日这一闹,估计会很快传遍天下,如果朝廷不尽快处理,恐怕会让民心所失啊,还望陛下尽快派人将此事调查清楚,将处理结果公布天下稳定民心。”

杨士奇第一个站了出来,把心中的担忧说了出来。

“呵呵,民心,是稳住那些商人和士大夫的民心吧,普通老百姓要是知道这事高兴还来不及呢,还民心,呵呵。”

听到杨士奇的话,朱棣眼也没睁开,就不屑的讥笑一声。

他早就看透这些人的心思了。

他们口中的民,是那些富商地主士大夫,普通的老百姓在他们眼中,连个人都不算。

杨士奇无奈看向了太子朱胖胖求助。

朱胖胖微微的点了点头,上前一步道:“皇上,瞻圭的出发点虽然没有错,为的也是灾民百姓,但手法确实有些上不了台面。如今北征在即,天下当以稳为重,还望皇上明断。”

“是啊爹,虽然大侄子干的这事,我看着也痛快,但现在什么事都没有北征重要,咱不能前面打的仗,后面乱糟糟的一片,到时候一旦后勤出了问题,那咱们仗还打不打?”

朱高煦在朱胖胖狂使眼色下,也站了出来,劝了一句。

“是啊爹,万事以北征为重。再说了,实在不行咱们就拖时间,拖到北征开始,到时候全国的注意力都放到了北征上,山东这小小的一件事就没人注意了。”

见老大老二都站出来了,朱高燧也站了出来,发表了自己的想法。

三个儿子神奇的站到了一起,让朱棣心里好受了一些。

孩子都懂事了,知道以国为重。

坐起身来,朱棣看着三个儿子点了点头。

想了一会儿,看着众人问道:“事情这么大,张悬他们肯定是管不了了,你们觉得应该让谁去?”

听到朱棣询问让谁去,众人都开始思索了起来。

按道理说,以朱瞻圭的身份,太子去是最合适的。

可无奈的是,朱胖胖是朱瞻圭的爹,哪有爹去调查儿子的,就算是太子愿意大公无私大义灭亲,到调查的结果不如众人的心意,那也没人信啊!

“爹,要不让我去吧!”

汉王朱高煦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毛遂自荐道。

他可是想教训这个混小子很久了,如今终于有机会了。

朱棣摇了摇头,拒绝道:“你还要训练三千营,过段时间还要到北平统领全局,这事还是让别人去吧!”

随后,朱棣一一看向在场的众人。

太子肯定不行,先不提他和朱瞻圭父子的关系,国家大事都离不开他。

再加上这段时间老大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朱棣是看在眼中疼在心里,不想让他再为此事操心,想让他多休息休息。

汉王更不用提了。

别看老二平时一副我很疼爱大侄子的样子,把朱瞻圭当亲儿子的样子。

可如果让他去了,朱棣用脚都能想到,朱高煦绝对会有多坏查多坏。

朱高燧也不行,北征很多情报方面都需要他负责,也抽不出来时间。

杨士奇身为兵部尚书,有很多事情要忙。

杨溥和杨荣要协助太子处理国家政务,也是抽不开身。

其他人中,夏原吉是不错的选择,可身为户部主官,也是忙的脚不沾地。

而别的人去了,朱棣怕压不住那混小子。

想来想去,朱棣发现最合适去的人选,竟然是他。

北征的事情已经安排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兵力往北平聚集了。

国家大事有朱胖胖负责,平时根本就不用他操心。

现在他每天都是修身养性,看看太子批复的奏章,或者是上上朝啥的,每天都是闲的时间。

正好这段时间他在宫里呆着也闷的慌,借这个机会出去散散心也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