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2章(1 / 2)

加入书签

“兄弟,辛苦了!”

先跟正在贴告示的锦衣卫百户打了声招呼,张克俭微微抬头看向了已经贴了一半的告示。

这张告示字数非常多,而且都是用大白话写的。

这是老朱家的传统了。

为了防止下面的官员,乱解释朝廷的政策,用朝廷的名义愚弄百姓。

所以老朱就脑洞大开的,把公布给天下百姓的告示,全部用白话来写。

这样一来,不但大字不识的老百姓能听明白,官员也无法在其中下文章。

这张告示说是公布朝廷政策,其实更像一份检讨书。

开头讲了老朱发布宝钞的良苦用心,随后又说了朝廷因为对经济的疏忽,缺钱就印的鲁莽,造成了经济的崩溃,让天下百姓承担了这个恶果。

对此,当今陛下代表朱家人深表歉意,并且对此作出保证,以后这种现象绝不会再发生。

朱家人一定坚决稳定朝廷经济,确保以后大明百姓,不会因为朝廷的失误受到牵连。

紧接着后面说了一下,明年将会发布新的大明官方货币,并说明了新的货币将与金银挂钩。

每发行一些货币,朝廷就会拥有这些货币的储备金银。

以上这些内容,张克俭都是一眼扫过。

朝廷怎么解释,发行什么货币跟他没关系,他只想知道朝廷愿意用什么比例,换回原来的宝钞。

到最后他终于找到了他想要的内容。

告诉的最后一段话是这样写的。

因朝廷失误,让大明百姓遭受到了损失。为了弥补天下百姓,朝廷决定用金银铜钱收回发放的宝钞。

由于各地市价不同的原因,朝廷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用一贯宝钞换五钱银子的比例,换回大明朝廷发行的宝钞。

这个比例,是朱瞻圭经过深思熟虑,天下百姓能接受的结果。

其实手下官员也有提议,把这个比例再降低一些。

毕竟市价那么低,朝廷用这个比例去换回宝钞,跟冤大头没什么区别。

对此,朱瞻圭直接给予了呵斥。

朝廷的失误却让百姓去买单,这只知道吸百姓的血,吃百姓肉的王朝,要来有何用?

朱瞻圭甚至当场严明。

哪怕整个大明皇家吃糠咽菜,也要把这个钱给补上。

这是老朱家人做的错事,既然做了,那就要有胆子承担,钱虽然很重要,可失去了民心,那要钱还有屁用。

一旦朝廷没了民心,那就要迎来无休止的动荡,朝廷就要花更多的钱,去处理这些动荡。

如果能摆平还好,如果摆平不,那整个王朝就会轰然倒塌。

朱瞻圭的训斥,让处理这件事的官员们都陷入了沉默。

他们再一次在朱瞻圭的身上,看到了那个凶残暴虐,但对百姓极为好的老朱。

他们心中明白。

朱瞻圭将来当上了皇帝,对百姓而言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皇帝。

因为朱瞻圭心里放着天下百姓,时刻关心着他们是否吃亏,是否受欺负,是否吃饱穿暖。

可对于官员和各大家族而言,这样的皇帝就不一定是好皇帝了。

“哈哈哈,发财了,发财了!”

看到朝廷定的回收价格,张克俭一下子憋不住气了,双手叉腰仰头哈哈大笑了起来。

在锦衣卫外面焦急等待的二代们,见张克俭那乐的鼻涕泡都出来的样子,狠狠的挥了一把拳头。

“张兄,到底是什么价格?”有那不放心的大声询问。

可惜现在张克俭正陷入狂喜当中,根本就听不到他的呼喊,急得外面的人抓耳挠腮。

后来还是站在张克俭身边的锦衣卫百户轻咳了几声,提醒了张克检一下,张克俭才回过神来。

擦了擦乐出来的鼻涕泡,张克俭冲着正期待看着他的二代们,伸出了两根手指。

“2:1,两贯宝钞换一两银子!”

“哦吼吼…”

瞬间,二代们化身为人猿,也顾不得这是在皇宫边上,兴奋的乱蹦乱叫。

等贴完告示的锦衣卫让到了一边,这帮人激动的冲上前,看着朝廷兑换宝钞的比例那一句话,激动的浑身直抽搐。

“兄弟们,咱们发财了!”

一个投入比张克俭只是少一点的家伙,兴奋的勐的一声怒吼,然后扯着嗓子大吼道:

“今天晚上京城最大的听香阁,本公子包场,你们想要哪个就要哪个,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你们要几个,就给你们点几个!”

“哦吼吼…”

二代们兴奋的直捶胸口,然后不管看他们像看傻子一样的锦衣卫,勾肩搭背一脸兴奋唱着银曲小调,也不管现在是大清晨了,并排炸着街往听香阁而去。

等这帮家伙走远以后,皇宫门口这边再次恢复了安静。

一队锦衣卫抬着一顶软轿,从里面走了出来。

朱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