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3章(1 / 2)

加入书签

不是疯子是什么。

这样的人掌控大明,等他有了力量,不打草原?

那就有鬼!

所以阿鲁台知道,鞑靼和大明之间,必有一战,甚至几战。

吴笙游摇头,“确实,太师考虑得很是长远,这一点非常重要,但是别忘了,草原之上不止我们,还有瓦剌和兀良哈,如果我是应天朝臣,在这样的局势下,大明就算有能力出征了,也会有更好的选择,比如,挑动瓦剌、兀良哈和鞑靼之间的战争。”

阿鲁台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

吴笙游呵呵一笑,“和朱棣打还是要打的,但是也要提防瓦剌和兀良哈被大明收买,换个角度来想,既然瓦剌和兀良哈能被大明收买,那么我们鞑靼也可以利用这个事情,得到大明的支持,先去吞并瓦剌和兀良哈,等力量壮大之后,再反身南下,不一样能建功立业?”

阿鲁台哈哈大笑,“妙计!”

旋即又道:“可是和朱棣打了这次之后,他会不会恨上我们?”

吴笙游摇头,“这一仗,至少让朱棣看到了,我们是有能力去制衡瓦剌和兀良哈,大明若是想让我们内乱,会选一个弱势的人么?”

阿鲁台松了口气,“这样看来,我们的选择很多。”

吴笙游点头,“没错,反正我们就奉行一个方阵,打不赢就跑,草原这么大,朱棣还能撵一辈子不成,若是打的赢,就抢。”

这是历朝关外游牧民族的作风。

阿鲁台也是这样的想法。

两人一拍即合。

起身道:“那你早些去歇着罢,我也要去巡视军营,慰问我大好儿郎,这一次的战事还没到最后,只要梅殷一天还在,我们就得在这守着,等待机会,当务之急,是牵制住朱棣,既不和他打,咱们也不退,让朱棣进退两难,到时候看朱棣怎么办。”

吴笙游也起身,“如是最好。”

走了几步,忽然回头,“要谨防朱棣背水一战,所以斥候一定要多撒一些出去,确保知悉明军的每一个小动向,不要被偷袭了。”

阿鲁台哈哈大乐,“明军跑得我马背上的儿郎?”

笑话。

只有我偷袭明军的份,哪有他们偷袭我们的可能。

决定大明未来走向的一战

榆木川一战,很快传回国内。

福建那边,虽然梅殷从兵力和战略纵深上,都比不过大明平叛兵马,但谁也没料到,梅殷竟然强大若斯,竟然一直坚守着福建。

这其中还遭遇了大田之败。

大田,朱高燧被围困之后,徐辉祖单枪匹马,带着几个扈从以及担任谋士的黄观,从外围找了个地方杀入大田。

和朱高燧汇合之后,很快说服朱高燧。

不突围。

而突击。

其实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大田被围困的明军兵力,约莫三万左右,而梅殷用来围困的叛军,其实也就五万不到,只不过占据着地势,是以便优势尽显。

而朱高燧因为忌惮,没有在第一时间选择突击,导致粮草耗尽,这才陷入绝境。

徐辉祖到来之后,立即果断执行。

所有兵马孤注一掷,将剩下的口粮一顿吃尽,酒足饭饱之后,动员所有士卒,说这一战不为大明而打,是为你们自己。

只有杀出去,才能活着。

被围困了许久的士卒一听,悲哀之中看见了希望,有道是哀兵必胜,于是在徐辉祖的率领下,盯着一个方向猛攻。

势不可挡。

这一突击,立即将叛兵的计划打乱,叛军负责围困朱高燧的是从京营跟随梅殷来到福建的林元,有些眼光,很快看出了徐辉祖的意图:

不止是突围。

徐辉祖的意思,是突击之后打破包围圈,短暂休憩,然后以战养战,直奔后方空虚的泉州,如此一来,梅殷和顺天帝将直面兵锋。

林元无奈,只能选择将所有兵马收拢起来,然后阻击徐辉祖。

可惜,被徐辉祖大败。

当然,也不能说大败,在突击战中,徐辉祖和朱高燧麾下的兵马损失惨重,只能说这一来一回,双方在大田之战上,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同时,朱高煦从江浙一带进入福建。

朱能率领兵马亦进入福建。

增援的天子亲卫军在武安侯郑亨统率下,同安侯火真辅佐,很快和朱能形成战略配合,建立出一条宽长的进攻线路。

福建顿时四面楚歌。

直到这时候,梅殷才彻底展现出他身为儒将的能力,坐镇泉州,临危不乱,军令连下,奇谋迭出,三十六计接连施展,在明军拥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叛军竟然不失一城一地。

话说回来,叛军很少据城而战。

大多是根据福建复杂的地形采取游击战,拥有地利和人和的叛军,竟然以微弱兵力,和大明平叛兵马陷入拉锯战中。

这对梅殷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