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9章(1 / 2)

加入书签

张红桥嗯了声,不着痕迹的擦了擦眼角,“我没多想。”

我很坚强。

就算全世界都没有我温暖的居所,我也会坚强的给自己温暖。

张红桥,你要好好的活下去。

丫鬟叹了口气。

不敢多说什么。

张红桥出了院子,几经犹豫后,尊严还是压过了对读书的渴望,回到自己的屋子里,默默的坐在窗前想着心事。

人间有红桥,人过也,雁过也,岁月过也。

唯独自己不得过。

……

……

黄昏身穿飞鱼服,腰配绣春刀,威风凛凛的背负双手,顶着日头来到朱高炽的王府外,对门子道:“去禀报大皇子殿下,黄昏求见。”

今日无大朝会,自己来的又早,朱高炽应该还在王府。

果不其然。

通报后,黄昏在门子引领下朱高炽的书房,发现这位大皇子殿下,正在一个盛装妇人的帮忙更换衣服,忍不住好笑。

也不怕失了礼数。

其实心中明白,朱高炽是故意的,就是摆明态度:你黄昏不是不给我面子么,我也不给你面子。

那位盛装妇人,应该就是明初赫赫有名的张皇后。

和《大明风华》里演的不一样,历史上的张皇后,是大明朝第一位皇太后和太皇太后,明英宗登基后,基本上是她的统摄朝政。

极其强势。

《大明风华》里将朱瞻基的老婆孙皇后孙若微写得天花乱坠,实际上在张皇后面前,弱鸡得很,权势、手段、心眼,都玩不过她的老人婆。

黄昏咳嗽一声,明仁宗,来,让我骂几句!

站在原地指着着朱高炽的鼻子怒道:“大皇子殿下,不是微臣说你,兼国理政期间,你的种种措施、策略,低下得令人发指,就算是换只猪来坐在你那个位置,也做得比你好,没钱就增发宝钞?你就这点眼光?啊?你蠢么,不知道增发宝钞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国家信用破产的话,以后谁还敢用宝钞?你肯定要说没钱,没钱?没钱不知道找人要吗,朝中那些蛀虫就不说了,本来就不多,大蛀虫都被太祖陛下砍得差不多了,但整个江南的士族何其多,我没记错的话,他们大多支持你,其中有钱的不要太多,找他们要钱,凑不出点军费?你可能说他们不给,可你要知晓,陛下亲征后你在兼国理政,你手中的权力挥不动刀?不敢杀鸡骇猴?连这点魄力都没有,你凭什么去和二皇子殿下争夺储君,还不如早点滚蛋的好!省得大家因为你俩这事斗得朝堂一片乱七八糟!”

舒爽!

怎一个爽字了得!

鲁迅说的

朱高炽懵了。

长这么大,敢这么骂他的只有三个人:太祖、朱允炆、父皇。

作为朱棣长子,其他人谁敢骂他?

朱棣没登基之前,那些藩王叔伯们地位倒是够,但朱棣历来是太祖倚重的藩王,且朱标早死,朱棣排行老四又比较靠前,其他藩王敢骂他长子,你看朱棣怼不怼死你。

老子的儿子,老子骂可以,其他人没资格。

护犊子,历来是传统。

建文帝当然可以。

估计当初靖难之时,朱高炽以微末兵力守住北平那段日子,没少被在应天的朱允炆暗地里怒骂——其实当时朱允炆还想策反朱高炽来着。

所以黄昏这一番怒骂下来,朱高炽是真的懵圈。

脸色涨红,指着黄昏,讷讷着说不出一个字来。

帮着丈夫整理衣衫的张王妃也有点懵逼,旋即比丈夫醒悟得早,扯着嗓音嚷道:“你是什么东西,竟敢骂大明的皇子,践踏纲常,来人呀,拖下去砍了!”

张皇后出身军伍之家,父亲张麒官至指挥使,所以性格很是泼辣,平日里关起府门,连两个小叔子都敢泼口大骂的人。

当然,能力也是卓越。

所以朱瞻基死后,这位太皇太后能掌大明的舵。

立即有卫士上前。

黄昏侧身,按住腰间绣春刀,怒喝一声,“谁敢?!”

卫士们吓了一跳。

看向朱高炽。

朱高炽脸色涨红如猪肝,终究是身居高位的人,被人骂连猪都不如,岂能没点脾性,何况朱家历来最忌讳的就是猪。

朱和猪同音。

指着黄昏怒道:“你想作甚?”

黄昏冷笑一声,“我想作甚?我倒想问大皇子殿下一句,你想作甚?”

朱高炽还是懵逼,“我想作甚?”

黄昏呵呵一声,“肆意增发宝钞两百万之巨,几逾国家年收十分之一,让大明在一片大好形势下,经济不断下滑,致使陛下不得不中断亲征,又将二皇子殿下困在福建,其心何在?”

朱高炽愣住。

旋即心里暗暗叫苦。

我不增发宝钞,哪来的钱给你们去打仗?

我不把二弟困在福建,他要是回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