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03章(1 / 2)

加入书签

一个权臣。

一个太子。

这两个人要是勾结在一起,朱棣就要担心他的帝位是否坐得稳了,不仅如此,太子的地位会受到朱棣的打击,黄昏也一样会被朱棣打击。

搞不好直接砍脑袋都有可能。

千万不要以为朱棣不怎么杀人就是很仁慈,实际上别忘了,永乐帝杀人真不手软。

手软是对朱家人而已。

景清瓜蔓抄,方孝孺诛十族,论杀人手段,朱棣一点也不清朝那些君王差。

黄昏顿时紧张起来。

不用想了,无论看见朱高炽来到黄府的人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缇骑也好,是汉王和赵王的人也罢,一旦等朱棣返京,必定有一场雷霆风暴。

必须早做筹谋。

黄昏示意吴与弼回去自信读书,他则落座书房开始复盘,以便掌控全局应付接下来必然会出现的一场牵连到他和太子的雷霆风暴。

一番复盘下来,发现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如果只以太子朱高炽来见了自己做局,问题不大,自己可以用吴与弼拜师杨溥的事情敷衍过去。

因为杨溥确实来了。

至于朱棣会不会多想其中的事情,不重要,表面上已经给了他尊重和台阶。

问题是朱高煦和朱高燧两人绝不会如此简单的做局。

经历过多次对弈,黄昏虽然直到现在都还没弄明白朱高煦的心腹谋士是谁,也不明白朱高燧的谋士之中,除了顾晟和胡永兴之外还有谁。

但黄昏知道,这两人麾下确实都有一个高人。

所以还会加一些其他阴谋。

会从哪方面呢?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在一旁抄着手看了黄昏在纸上写写画画许久的许吟忽然冒出一句:“如果我是汉王或者赵王,我就说你和太子殿下勾结,利用陛下对你的信任,以时代商行为跳板,暗中研发火器,组建死士,又在安南布局高贤宁作为退路,如此一来,就算陛下不信,对你的信任也会大打折扣,君王多是猜疑于你,长此以往,必将难逃一个灭族的下场。”

一语惊醒梦中人。

黄昏出了一身的冷汗!

许吟说的在理。

没错,自己做的一切事情都有朱棣首肯,表面看起来是为了大明,至少自己这么认为,当下朱棣也这么认为,可一旦牵扯进太子,这个事就说不清楚了。

要知道朱棣是靖难登基。

而历史上太子等不及弑父登基的事情并不少见,甚至很多,只不过大多被史官美化了,唐以前的不说,单说盛唐李二的登基,李渊是真心实意的退位吗?

不是。

被他二儿子逼得退位的。

朱棣会不知道这种事,所以一旦汉王和赵王笃定了自己和朱高炽见面的事情,朱棣难免就会有这种想法。

更何况安南布局高贤宁的事情,根本没知晓朱棣。

那么朱棣确实有可能认为安南是自己的退路。

话说回来……

这确实是自己的一着退路,只不过是留待将来和朱棣那最后一战输了的退路,而不是朱高炽登基不成的退路罢了。

把这个脉络一厘清,黄昏越发觉得压迫。

这个事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前功尽弃,而且自己还怪不得朱棣,因为朱棣只是在做他作为永乐大帝该做的事情。

只能怪朱高炽,自信过头!

话说回来,黄昏心中有点疑惑,朱高炽的能力,不至于出这个纰漏才是。

有没有可能……

是朱高炽故意漏出这个破绽的?

人皆有梦,青史书卷处留一名

朱高炽为何要漏出这个破绽?

可以猜测出来。

因为一旦这个破绽被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抓住,肯定要趁机做局,而一旦朱高煦和黄昏两人破局之后,今后就被绑在了一起。

至少在朝臣眼中是如此。

黄昏苦笑。

如果真是朱高炽故意漏了这个破绽,他会报复回去!

我可以扶龙。

但绝不可以被你利用。

主动和被动,心境之差天壤之别。

黄昏迅速对许吟说道:“你连夜去一趟,去看看杨溥现在去了何处,另外,去找一下赛哈智,让他利用关系网,去问一下负责押送胡汉苍父子的人是属于哪边的,回来有会关押在何处。”

诏狱肯定不可能。

毕竟是安南的王,大概率是软禁在国宾馆。

不知道为什么,黄昏总觉得有人会拿安南的事情做文章,偏生自己当初确实没找朱棣询问过就把高贤宁落子安南了,如今成了个尾大不掉的隐患。

许吟立即去忙。

黄昏在书房里来回走动半晌,还是不够放心,出了院子,恰好看见绯春搀扶着妻子回来,立即一脸云淡风轻,柔声道:“你且歇着,我明日要出城几日,现在去西院那边早娑秋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