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43章(1 / 2)

加入书签

因此纪纲决定,不管怎么站队,都要保证在朱棣驾崩之前太子是朱高炽,同时要保证朱高煦和朱高燧两兄弟的权势,以及让他俩拥有对皇位觊觎的热情。

到时候朱棣一驾崩,再拥护朱高煦或者朱高燧以某种非正常渠道登基,如此一来,朱高煦和朱高燧就必须继续重用自己和锦衣卫。

甚至如果到了陛下对自己失去信任的关键时刻,还可以拥护朱高煦和朱高燧两人直接翻了陛下——再大的忠心,在生死面前,纪纲还是觉得自己的命比对朱棣的忠心更重要。

果然,朱高燧问道:“照纪指挥使这么说,我和二哥是被父皇抛弃了?”

这不可能。

不管怎么说,自己和二哥是大明的藩王……嗯,虽然没就藩,但也还是藩王,拥有大批武将的支持,也有卓越的军事能力。

不让自己和二哥去打澜沧,实在是因为澜沧并不值得让自己兄弟俩出手。

打澜沧还不简单?

神机营开过去,五军都督府那边配合调动骑军和步卒,最多半年时间,就能平推澜沧——澜沧虽然国土面积比八百大甸更大,但实力差不了多少。

何况交趾和八百大甸的驻军也可以形成夹击之势。

打澜沧不过是手到擒来。

纪纲笑道:“抛弃是不会的,您毕竟是陛下的最疼溺的王爷,只不过随着局势的变化,当疆域不断扩大之后,殿下,您觉得以后您还能留在京畿?”

顿了一下,“只怕留在大明境内都难罢。”

作为藩王,去戍守边境不是很正常么,大明朱家一直都是这么操作的,一如当年朱棣就在守北边,只不过随着疆域的扩大,你朱高燧去戍守的边境,不会是顺天这些地方,而可能是关外!

朱高燧也想明白了这一点,叹了口气,“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纪纲说的没错,如果事情一直这么发展下去,等将来老大登基,自己这个藩王还真得滚到大明疆域之外,去遥远的穷乡僻壤,比如关外,或者交趾、八百大甸和澜沧这些地方。

享受了大明的繁华,朱高燧哪愿意去那些地方。

纪纲道:“殿下言之有理,既然树欲静而风不止,那殿下何不趁现在树还茁壮,想法设法停了这风,避免将来大风倾树。”

朱高燧笑了一下,“谁是那大风?”

纪纲也笑了一下,“殿下心里不明镜着么,这风可是把大皇子殿下吹进了东宫。”

朱高燧缓缓颔首,“黄昏。”

又道:“不过这几年来,除了当年盐官镇一事让老大入主东宫后,黄昏的所有手笔其实都和父皇息息相关,并没牵扯到皇位的事情。”

所以这风貌似真不伤人。

纪纲没说话,看了一眼顾晟,顾晟立即微微弯腰,“殿下,因为太子殿下已经入主东宫,又有朱瞻基这位皇孙得陛下喜好,黄昏已经不需要为太子殿下再做任何事了,等将来太子等下登基,黄昏凭当年盐官镇一事,就能得太子殿下的信重,再有他这几年的功绩,将来的黄昏,必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所以黄昏的中立,其实很扯淡。

朱高燧点头,顾晟这么一分析,不难看出黄昏的意图,先推动太子入主东宫,然后以中立姿态得到父皇的信重,等太子登基,当年盐官镇一事,就是他仕途的又一个资本。

确实想得够远。

而且很是完美。

想了想,“可本王如今针对黄昏的话,似乎并没有什么获益的地方。”

所有的行动,归根到底还是利益的归属。

纪纲笑道:“此消彼长,殿下应该明白,当黄昏不断强大,那么一旦将来到了那一天,他站出来一句话或者一阵简单操作,所有事情都能水落石出,您和二殿下再无机会,但相反的,如果殿下现在开始打压他,将来到了那一天,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您和二殿下就还有机会。”

朱高燧意动了。

没错,确实是这个道理,如果黄昏不断的强大,到时候老大登基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自己和二哥两人,下场恐怕真的好不到哪里去。

争夺皇位是一个旷日持久的事情,必须培养自己势力的同时,打压敌方的势力。

想到这问道:“纪指挥使打算做什么?”

纪纲笑了笑,“不打算做什么,就是尽我锦衣卫的本职而已,只不过有些事独力难撑,还是需要三殿下和二殿下助一臂之力。”

朱高燧微微颔首,“需要本王做什么。”

纪纲依然笑了笑,“殿下也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到时候出来帮卑职说几句话就行。”

朱高燧唔了一声,“你近期有针对黄昏的行动?”

纪纲笑而不语。

朱高燧懂了,纪纲的行动恐怕有点大,而且有可能牵扯到父皇,要不然他就给自己交底了,现在不说,是担心自己抓住他的把柄。

这个可以理解。

毕竟自己是大明的藩王,是父皇的亲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