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74章(1 / 2)

加入书签

只是不愿意面对黄昏想杀他而且敢杀他并且一定要杀他的现实。

许久,才道:“大不了鱼死网破!”

黄昏哈哈一笑,“殿下,三思啊,从立场上讲,我更愿意大家以和为贵,毕竟我是长平布政司使,希望此事完美解决而不影响我之后的政事。”

朱高燧冷笑一声,“滚!”

按剑回马。

不想再和这个口蜜舌剑的小人再说一个字——真正的原因,是朱高燧不想死,而黄昏又一定要他死,所以朱高燧只有最后一搏。

还有一千人,可以再尝试一次突围。

黄昏暗暗可惜。

可惜,朱高燧还是怕死,这也就意味着,跟随他的这一千大明儿郎,自己无论如何也救不下了,都要给朱高燧陪葬。

可惜是可惜,但这是自己打造出工业大明的阵痛。

必须承受。

脸色做出悲怆状,“殿下三思啊,不要贸然行事啊,请再给微臣几天时间,微臣一定会说服兀良哈残兵,让他们和殿下握手言和啊!”

朱高燧嘴角抽搐了一下,恨不得仰天长啸。

狗日的读书人!

都这个时候了,还在这惺惺作态。

今天的这一切,不都是你一手策划出来的么,我倒要看看,万一老子死在了这里,你如何向父皇交待,到时候黄泉路上老子也不孤单!

请赵王殿下赴死!

其实最完美的结局,是朱高燧自裁谢罪。

但黄昏看出来了,朱高燧根本没有这样的想法,或者说,他从始至终都没放弃突围的微末希望,所以接下来就让朱高燧绝望。

黄昏不希望说什么。

呼兰巴特率领的一千蚍蜉义从假扮成兀良哈参军,第一个出击。

随后桑脱的真正残军。

然后……

朱阳率领的三百长平千户所士卒假吧意思的隔着兀良哈残军阻挡在外,冷眼旁观朱高燧的穷途末路,坐在马上的朱阳看着战局,有些心酸。

这可是曾不可一世的赵王朱高燧啊。

然而将薨在这里。

他心中其实有点担心,如果朱高燧真的死在这里,陛下肯定要雷霆震怒的报复兀良哈残兵,到时候黄昏凭什么去说服朱棣不大动刀戈?

那可是朱棣。

靖难登基之后,灭族的事情少了么。

若是说服不了,这片草原会变成修罗场,兀良哈人便会成千上万的死在这里。

……

……

结局已经注定。

朱高燧倒行逆施的破釜沉舟抢夺粮草的行径,激怒了兀良哈残军,加上黄昏和蚍蜉义从的煽风点火,上万的士卒如狂潮一般将朱高燧及其一千儿郎淹没。

朱高燧不愧是一代猛将。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奋战到最后一刻,直到身边一个人也不剩下。

一千儿郎,尽数战死。

朱高燧柱剑在地,半跪着喘息,浑身上下伤痕数十处,已经是强弩之末,在他周围,密密麻麻的围了一圈又一圈的兀良哈残兵。

朱高燧知道没有希望了。

不过,兀良哈残兵停止了对他的围攻,又让朱高燧看到了希望。

果然,这群草原贱命不敢杀自己!

朱高燧大喜。

下一刻,心便沉了下去。

他看见了一个人,从人群中缓缓而来,这个人没有得胜的意气风华,脸上的神情反而是悲愤和怜悯,那双明亮的眼眸中充满了讽刺和无奈。

黄昏站在朱高燧面前米外,阿如温查斯和唐青山一左一右拱卫。

看着眼前的这位虎落平阳的藩王,黄昏扫视了一眼周围,感触万端的说:“这可是我大明三千热血男儿啊,他们原本可以建功立业,他们的鲜血原本应该挥洒在朝鲜和日本那片疆域,给大明的辉煌再添上一段锦绣传说,然而就因为某些的私欲,他们死在这片本不该再有烽烟的草原上,他们的生命被白白浪费,三千儿郎啊,那么在关内,就有三千个家庭在等他们荣归故里,六千位父母,三千位妻儿已经众多的兄弟手足,再也见不到他们亲人了,甚至他们还无法拿到抚恤金,可悲可叹啊。”

黄昏是真的感触。

其实如果不提后面的布局和应付朱棣的发难,黄昏完全可以吩咐麾下,只杀朱高燧,留下一些大明儿郎。

但他不敢。

因为世间无论多么完美的计划都会有漏洞,尤其是这种参与人如此之多的大局,只要到时候仔细侦查,朱棣就能明白他黄昏是故意要杀朱高燧的。

所以不敢留情。

黄昏自己都没发现,在走向北境之王的路上,他的心越来越坚定,也越来越冷漠。

盯着地上的朱高燧,黄昏轻轻摇头,“何必呢,如果你不来长平,你继续在奴儿干那边堪舆入朝的线路图,将来大明雄师攻打下朝鲜和日本,这偌大的领域,你朱高燧本可以去这些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