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22章(1 / 2)

加入书签

北方顽疾将不复存在。

长平的运转出乎黄昏意料之外的顺利,兀良哈残兵也各回各部,因为有钱,兀良哈人和迁移过来的南人友好相处,长平布政司也渐渐的收到了不少赋税。

最大的功臣,不是黄昏。

是忙得瘦了一圈的刘絮和谢客,这两个人才是最大的功臣,所有的政策最后都是他俩去落实到位,黄昏和朱瞻基两个人基本上就是坐在衙门里享受的。

尤其黄昏。

朱瞻基偶尔还要跟着俩人去接触民间疾苦,黄昏是完全不愿意离开长平城,唯一的一次,是自己动手做了个风筝,带阿如温查斯去放风筝了。

至于放风筝那边发生了什么,没人知道,反正那天之后,阿如温查斯躲了黄昏好几天,然后又被咱们无耻的大官人给哄开心了。

再然后……草原上便偶尔会有歌声响起: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青春年华,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

然后在永乐十三年入冬的第一个大雪夜里,无耻的黄昏大官人借口太冷去了阿如温查斯的房间,被赶出来后又继续厚颜无耻的敲门。

一直折腾到半夜,阿如温查斯的房间才彻底安静下来。

然后又闹腾了起来。

外面大雪。

房间内小雪,伴有春雷。

宛若一根刺的阿如温查斯,终究还是没能逃过无耻大官人的魔掌。

一夜便如好几日,漫长。

大概也是真的好几日。

而在接下来的好几日里,阿如温查斯再没骑过马,甚至连房门都不出,身体不适。

这都是长平官场上下茶余饭后的谈资。

别说刘絮和谢客了,连朱瞻基这个将来注定坐拥整个天下美女的未来君王,看见黄昏和阿如温查斯的腻腻歪歪,都觉得羡慕。

烈马……哪个男人心里没有一个征服梦想。

骑一匹烈马。

或者被烈马骑。

都是极美的。

而黄昏实现了男人的这个梦想。

何况阿如温查斯绝对是草原上最美的一匹胭脂烈马。

一年的时间,弹指一挥间便过去,兀良哈走上正轨,长平到庆州的官道早已修好,并且以长平为中心,想黄昏设定的几个城市辐射,最多两年时间,以长平为政治和经济中心,兀良哈区域便会出现一片城市群落。

百姓富足,国泰民安。

长平,虽然还没展现出塞外小江南的风采,但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于是在距离春节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时,黄昏回京述职。

其实也是卸任。

落子西域!

永乐十三年,没什么大事。

也就是大明妖臣黄昏在长平设局杀了一个藩王,狗儿帅军在雄霸的配合下横扫了吴哥王朝,沐晟兵不刃血以微乎其微的代价征服了满剌加而已。

中南半岛,尽入大明囊中。

国内国民与有荣焉,国家凝聚力前所未有,伴随而起的,是狗儿、沐晟、郑亨、李景隆声名的如日中天。

不过最让朝臣佩服的不是这些武将。

大明雄师,在神机营的强势下,打中南半岛还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稍微有点心气的武将都觉得设身处地,自己也能建立如此功名。

所以最让人钦佩的不是这些武将,而是两个读书人。

刘宁然和于谦。

中南半岛那边的摊子,从面积上看,虽然不算很大,但从局势上看,比国内复杂多了,尤其是刚经过大战,被大明雄师犁了一遍,局势有多乱可想而知。

但这两个年轻读书人展现了治政的超级天赋,直到永乐十三年年底,大明新打下的这片疆域之中,只有吴哥王国出现了一次小规模的叛乱。

摩诃黛维只花了八天就将至镇压。

刘宁然和于谦两人在中南半岛设立了诸多布政司,交趾原本一个,后增设一个布政司,八百大甸依然只有一个布政司,澜沧王国直接设立三个布政司,吴哥设立五个布政司,大城两个,占城两个,满剌加两个。

共计十七个布政司。

论官职,于谦和刘宁然官职都比这十七个布政司使低,但地位和声望却有过之而无及,一则是这两个读书人证明了他们自己。

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两人的身后还站了个老和尚。

谁得惹不起的黑衣宰相。

中南半岛的战后建设,在大明官府工部、户部、刑部为主的基础上,各个布政司完美配合,刘宁然和于谦统一调筹,时代商行和其他商行纷纷涌入,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

最火热的还是矿产开采资源。

这个没办法,大明现在需要大量的铜铁,对中南半岛铜铁矿的开采几乎是不余遗力,尽可能多的利用当地廉价的人力资源开采冶炼矿产资源。

争取达到利益最大化。

中南半岛那边不是没有反对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