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4章(1 / 2)

加入书签

这些大宅院大多都是没人看管的,有很多都成了流民的聚集地,这个宅院里面就有一堆流民。

牛二招过负责此地的密卫大致了解了一下情况,眉头不由一皱。

他着实没想到,这大宅院里竟然聚集了上百“流民”,如果这些流民都是建奴留下来的奸细,那他手底下这十来个密卫高手还真不一定干的过。

而且就算是拼命干过了,也不一定能把里面的人一网打尽。

人家毕竟有上百号人,如果一哄而散,他这十多个人怎么可能把人家上百号人全追回来。

他想了想,还是命人赶紧去请皇上派禁卫军来把这里给围了。

这边,他刚把人派出去,那边,冯铨手下的亲信护卫已经鬼鬼祟祟的从侧门出来了。

很显然,这家伙已经完成任务了。

怎么办呢?

牛二盯着那家伙的背影看了一阵,这才挥手令两个密卫高手跟了上去。

这附近还不能动手,因为大宅院里面有建奴的人,一动手就把人惊动了,而且,他们才发现冯铨的人来传递消息,谢升甚至其他人也有可能派人来传递消息,暂时来说,还不宜打草惊蛇。

所以,他才命手下两个高手跟远点再动手。

接下来,谢升果然也派人过来了,而且,还有京城其他官员也派人来过。

这些人都被牛二派高手跟到远处给拿下了,而大宅院里的建奴也被上千禁卫军给偷偷围住了,直到三更半夜,街上都空无一人了,禁卫军才一拥而上,将里面的建奴一举成擒。

第二天一早,朱器圾便下令,将冯铨和谢升等一干通敌叛国的奸佞小人打入大牢。

紧接着,他又下旨,任命了一批山东、山西、河南和北直隶的地方官员,同时命这些人彻查通敌叛国的奸细。

其实,名单他早就准备好了,这些人也只是按图索骥而已。

问题,除了冯铨和谢升等人,没人知道这里面的弯弯道道啊,大家都只当是这些新上任的地方官员为了邀功在拼命抓人呢。

这些新上任的地方官员也不知道是为了邀功呢,还是痛恨那些通敌卖国的人,他们不但把冯铨和谢升的同党全抓了,还牵连出一大堆通敌卖国的奸细来。

一时之间,山东、山西、河南和南直隶地方上简直是风声鹤唳,不知道多少人因通敌卖国而被抓了,搞得人心惶惶的。

这事,朱器圾就当不知道,他一直咬着牙没吭气,因为他的目的就是将卖国贼一网打尽。

至于冯铨和谢升等人,证据确凿之下,他们也没法辩驳。

他们哪里能想得到,这疯子一开始就在给他们设套呢。

这会儿他们也只能哑巴吃黄连,认栽了。

至于他们的命运,可想而知。

结党营私,祸乱朝纲,通敌卖国,罪不可恕。

冯铨和谢升,包括他们在京城和地方上的同党,包括被牵连出来的人全部拉去游街,被老百姓唾弃了几天之后再斩首示众,他们的家人全部流放三千里,戎边!

这一次,朱器圾足足砍了数百人,流放了数千人。

没办法,这些祸害留不得啊!

这或许就是开国之君大多有残暴之举的原因吧。

回到原点

山海关西面的山巅之上,原来威远城所在的位置,吴三桂看着眼前熟悉的景物,回想起这段时间的经历,心中不由感慨万千。

唉,兜兜转转,征战经年,自己竟然又回到了原点。

当初他就是山海关守将,大明衰亡,京城陷落,崇祯自缢,人心惶惶。

原本,他有很多选择。

他可以选择为国尽忠,死守山海关,他也可以选择投靠李自成,抵御建奴,助大顺朝一统天下。

不过,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投靠建奴,因为他发现大明已经病入膏肓,就算偏安金陵也只是苟延残喘而已,至于李自成,那就是个流寇,根本就成不了大事,建奴却是老谋深算,有望一统天下。

一开始,他的想法好像没错,大顺朝和南明弘光朝都不堪一击,建奴是势如破竹,很快就占领了山东、山西、河南、北直隶和南直隶大片土地。

但是,突然间崛起的永盛朝却打碎了他的幻想。

建奴在永盛朝面前那也是不堪一击,很快南直隶就被永盛朝收复了,豫亲王多铎、靖南王耿仲明和定南王孔有德都被疯王给干掉了。

紧接着,山西、河南全线告急,山东也被永盛朝给攻克了,他的老上司洪承畴也被疯王给干掉了。

这个时候,摄政王多尔衮竟然选择全线撤退,让他回来守山海关!

说实话,他是真有点佩服多尔衮的魄力,山西、河南和北直隶那么多的土地,说丢就丢,根本就不带一点犹豫的。

或许,只有这种人才能成大事吧。

退守山海关和关宁锦防线的确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不管是守开封还是守京城,地形都对他们极为不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