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章(1 / 2)

加入书签

邓飏这厮看上去也没什么大本事啊,能跟曹爽搞得这么恩爱,不就是马屁拍的好?

令狐盛正色道:“此术偶尔为之无伤大雅,若常用,必为世族所轻,亦折损将军名声。”

“此乃不得已的权宜之计。”杨峥也想爱惜羽毛,但就算自己干净无暇的像个鸟人,世族就会重视自己把自己当人看吗?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是世家的玩法。

自己连修身的资格都没有。

“若大将军真调将军回长安,岂不是前功尽弃?”令狐盛担忧道。

杨峥笑道:“你不了解邓飏。”

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照面,就能清楚他的为人。

杨峥两世为人,在这方面上吃过亏,所以更清楚人性。

以曹爽邓飏两人侍妾都可以共享的亲密程度,这封信不愁邓飏看不到。

杨峥反复推敲计策的可行性,其实自己回不回去,曹爽无所谓,邓飏一定不愿意。

他一定会阻止。

而自己这么狂拍曹爽马屁,曹爽怎么着也会表示一下,随便从他指头里漏点东西出来,自己的危机就解除了。

当然,任何事都有不确定性。

若曹爽真召自己回长安,也无不可。

武功不是安身立命之地,迟早是要走的。

大不了拖一阵,在伤兵中转化一批心腹,然后回长安。

令狐盛拱手道:“属下定将此信呈于大将军手上。”

身边值得信任,且心思缜密的只有令狐盛了。

杨峥思索了一阵,“若你连大将军的人都见不到,可向夏侯都督求助。”

夏侯玄为人干练,身边也没什么小人,见他不难。

“诺!”

离去

令狐盛离去的十几天,随着伤兵的逐渐复原,粮食消耗的更快。

即便想走野路子,一看附近坚固的坞堡,装备精良的私兵,杨峥也只能苦笑。

万事开头难,收心腹不是那么简单。

人心都隔着肚皮,往往受到各种羁绊和牵扯。

就算是救命之恩,有时候在利益面前也是不堪一击的。

杨峥暗中留心观察,大多数伤兵复原之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家人和故里。

虽然没直接说,但平日的言行中,流露出太多。

夜里,还有人一声一声吹着羌笛,其声呜咽,如诉如泣,令人黯然神伤。

这是人性。

而违背人性,就一定会失败。

再说杨峥只不过是部曲将,按照朝廷编制,最多五百人。

若弄出几千人的部下,上面会怎么想?

有野心是好事,但随意暴露野心,就是愚蠢了。

心腹不在于多寡,而在于忠心。

强扭的瓜不甜,杨峥宁缺毋滥。

无论自己要做什么,要对抗什么,前路一定危机重重。

不忠心的人本身就是致命的弱点。

随着粮食危机的加重,令狐盛久久未归,杨峥不得不做出抉择。

遂召集众人,干脆挑明了,愿去者绝不阻拦,还送三日的干粮。

伤兵们先是一愣,然后忽然高呼万岁,喜形于色的双膝跪在杨峥面前磕头。

“生我者父母,活我者杨将军也!”

“杨将军恩德永世不忘!”

……

吵吵嚷嚷的,人群顿时去了一大半,只剩三百余人静静的站在场中,对周围人怒目而视。

四五千人伤兵,只有三百来人愿意跟自己走。

这个比例实在有些低。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想起自己这些天对他们无微不至的照料,心中难免不是个滋味。

若非自己,他们中能活下来的有几人?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粮食问题不再那么严峻了。

而留下来的人,算是通过了第一轮考验。

询问之下,才知这些人都是这个时代的孤儿,孑然一身,要么家人离散,要么死于朝廷历次征发丁壮……

家中男丁战死,女眷幼子无以为生,最终也不知所踪。

杨峥从他们眼神中看到了一丝仇恨。

有仇恨就证明有血性。

两天之后,城里就变得空荡荡的,杨峥不以为意,每天与士卒同吃同住,一同习练武艺、阵法。

这时代的人常年生活在战争阴影下,就算不打仗,也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

身体素质没话说,体力强悍。

而杨峥的这具身体,似乎还藏着不少潜力。

没有粮食危机,杨峥心思沉浸在武艺之上。

刀法、剑术、弓箭、骑术、长矛。

杨峥每日与张特、周煜对练。

二人也是个中高手,倾囊相授,三人都有精进。

别人上午在屯田里忙碌,中午训练,晚上休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