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2章(1 / 2)

加入书签

司马师思索了一阵后道:“父亲所言甚是,不过儿以为此事大有内情。”

“哦?”

“郭淮既然不愿遣送王氏,直接一道请罪书即可,既然送出王氏,又何必对三百步骑赶尽杀绝?这岂非前后矛盾?”

司马懿浑浊的两眼闪过一丝清明。

“会不会有第三方势力在其中挑拨?”司马师暗蓄三千死士,也精通此事。

“不错,郭淮应该没有胆量叛我,也没必要在此时叛我。”

“前些时日,洛阳冯家客舍,一群细作接走鲁芝家眷。”司马师目含杀机。

“西平……”司马懿悠悠道。

误会

“你叫杨解?”夏侯玄望着眼前的书生,心思却飘到西北去了。

“是,主公恳请夏侯公随我们离开洛阳。”书生无比恭敬道。

冯家客舍,青龙七宿和九野营伤亡惨重。

但谁也想不到他们还敢回来。

洛阳如此大的都市,司马师就算有通天之能,也不可能看到每一个角落。

而斗木獬、虚日鼠、壁水獝经历了失败之后,变得更为小心谨慎。

夏侯玄乃天下玄学宗师,每日登门求教、辩义之人多如牛毛。

斗木獬名刺递上去整整一个月,每日在夏侯府前等候,才得到这么一个机会。

“你可知我府内外皆是司马氏的细作?”小阁外风雪呼啸,夏侯玄目光幽幽。

“小人知道,只要夏侯公同意,我们的人就有办法送夏侯公与诸公子出城。”吃一堑长一智,长久在阴暗环境中,斗木獬练就了敏锐的直觉,在十几双窥探的眼睛下镇定自若,仿佛真的只是一个寒门落魄书生。

夏侯玄跪坐的端端正正,头顶白玉小冠,披一件黑貂大氅,腰缠青玉带,上半身笔直,神情温和而不失庄重,朗朗如日月之入怀,“兴云的好意我心领了,然时局艰难至此,我若离去,还有何人肯匡扶大魏社稷?君子不为也。”

斗木獬着急道:“主公说司马父子必有窃国之心,夏侯公留在洛阳,必遭司马氏毒手。”

“不必再劝了,若天不佑大魏,无一人殉国,悠悠青史,徒为后人笑。”夏侯玄一脸平静道。

只不过这种平静是经历了绝望之后的平静。

回到洛阳被闲置之后,夏侯玄才看清很多事情。

曹爽被诛,还可说是天怒人怨咎由自取,但王凌举兵,天下竟无一人响应。

夏侯玄知道士族们心中在想什么。

郭淮、王昶、孙礼、诸葛诞、毌丘俭,这些受曹魏厚恩的人全都选择观望。

今日之形势跟当年汉室何其相似?

兵权旁落,士族离心,大将各怀心思。

斗木獬又是敬佩又是无奈。

这一次能见面,下一次就没这么容易了。

“主公请夏侯公务必送一子嗣出城,以全夏侯公之血脉。”斗木獬不得不佩服杨峥的先见之明。

夏侯玄平静的神色终于起了一丝波澜。

然而就在此时,外间传来人声,“泰初兄何在呀?”

来人脚步极快,话刚传入没几个呼吸,门便被推开。

风雪自他身后灌入,枣红色的披风猎猎作响。

一双利眼如两柄长剑刺入堂中。

见到此人,夏侯玄依旧端坐,镇定自若道:“子元何太无礼邪?”

来人正是司马师。

夏侯府中竟无一人阻拦,也无人敢拦阻。

“学生拜见司马公。”斗木獬心中一震,没想到司马师来的这么快,不过神情还算镇定。

经历过残酷生死之人,也比常人镇定一些。

司马师豪爽的挥了挥手,示意斗木獬不必行礼,转头对夏侯玄拱手笑道:“我不见兄长的外,兄长也不许见小弟的外,今日风雪和缓,左右无事,特来向兄长请教学问。”

举手投足间,浑然没有把自己当外人,自顾自走到软塌上跪坐,目光却落到斗木獬身上,“恕某眼拙,未曾见过阁下。”

“学生弘农杨解。”

“弘农杨氏?难怪难怪。”司马师目光扫来扫去,“弘农杨氏四知,是哪四知?”

斗木獬拱手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关西孔子杨震任荆州刺史期间,荆州茂才王密夜携十金而来,曰:“暮夜无知者。”

杨震拒之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不错不错。”司马师脸上微笑,“尔不似读书郎,却像个军士。”

斗木獬本以为过关了,却没想到司马师忽然话锋一转,顿时有些措手不及。

司马师的目光已经变得锐利起来。

虽然他脸上还在笑,堂中却莫名起了一阵寒气。

斗木獬赶紧拜在司马师面前,“学生确实会些武艺,早年游历于并幽之间。”

士族子弟通常文武双全,合情合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