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2章(1 / 2)

加入书签

这么换算下去,凉州吃不消啊。

所以大汉盛行步骑协同的战术,史记中有记载: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五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咸击匈奴单于。

“以骑兵为矛,以步卒为盾!”杨峥瞬间就领会了文鸯的意思。

“正是如此。”文鸯越说越投机。

他虽名震天下,但其实非常惨,文钦起兵时,司马师杀了洛阳、谯郡的文氏三族。

后诸葛诞杀文钦,文鸯、文虎不得已再投司马昭,留在建业仅剩的家眷又被东吴屠夫孙綝杀了个干净。

转战天下,名声大噪,却混了个孑然一身,只剩下一个亲弟弟文虎。

刘珩又哼唧了一声。

杨峥和文鸯的目光同时投来,刘珩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只有一双不老实的眼珠子在骨碌碌的转着。

“不知仁武有何良策教我啊?不妨说出来,我和次骞洗耳恭听。”杨峥板着脸。

刘珩一脸严肃的拍了个马屁,“君侯指哪儿,某的狼牙棒便打到哪儿!”

“我是问你对策。”

“对、对策?”刘珩一脸苦水,“打仗就打仗,要什么对策,你砍我一刀,我砍你一刀,不就完了。”

一向严肃的文鸯也忍住莞尔。

“仁佑,给这厮再记五十军棍。”

庞青拿出小本和笔,沾了沾口水,又给刘珩添了一笔。

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刘珩倒是一脸无所谓。

骑兵要重视,步兵也要重视。

历史上西夏有铁鹞子,还有步拔子。

攻城、山地作战、渡河、防守等等,主力都是步卒。

地方上府兵差不多都是步卒,这几次大战,府兵都参与了,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并不差,因此只需加强府兵的训练和装备即可。

五万亲军中原本就有两万步卒的编制。

杨峥忽然想起当日攻破长安时的长枪兵,在城墙上大杀四方,比长矛灵活,比环首刀攻击范围大,节省力气,向前突刺,然后收回,就两个动作,杀伤力强,破甲力也强,训练起来容易,成军快,还省材料,配上铁甲增强防御力,优势太明显了,最适合短兵相接之时。

一名亲军精锐步卒,装备一套皮甲或一套冷锻甲,一支长枪,一把短兵器,短刀短戟皆可,一把弩机,五十支弩箭,全身上下重量在五十斤左右。

政务有鲁芝、杜预、索靖、张斅等人,宣义司监督,杨峥可以亲力亲为,训练两万亲军步卒。

张特、田章、田续、文鸯等人辅佐。

邓艾的练兵之术,诸葛诞、文钦的练兵之术,以及吴军的手段,都融汇贯通其中,也算是博采众家之长。

半个月功夫,一支步军就基本成型了。

仰慕

“刺!”

几千支长枪刺出,狠狠扎在木桩草垛上。

“收!”

长枪整齐收回。

越是简单的动作,练起来威力越大。

军队讲究协从和配合,不是只有单打独斗。

几千人的步阵,足以击败数万人的乌合之众了。

李陵五千荆楚步卒出居延,到草原上浪,单挑匈奴八万主力骑兵,杀伤万余,若不是箭尽粮绝,差点就浪回汉地了。

杨峥骑着乌羽从士卒中走过,看着他们脸上的汗珠,眼中的杀气,心中大为满意。

在未成为亲军之前,他们就在各种大战小战中打滚了好几年。

凉州这块儿地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战士。

“属下建议府兵也按此法训练。”张特建议道。

府兵的战斗力一直未得到完全开发,一方面是各种大战,亲军先上,府兵在旁敲敲边鼓。

一方面是府库中的各种装备优先亲军。

现在凉州人手一件铁甲办不到,但人手一件皮甲却是能做到的。

很多府兵为了立功,都自备铁甲、兵器、战马。

十二转军功的诱惑太大了。

一场胜仗下来,就算没有军功,各种战获、赏赐,也比在家种田强太多了。

只不过杨峥一直没给他们机会。

这一次即将到来的关中大战,府兵肯定要用到的。

杨峥同意了张特的建议,“让境内府兵轮流至姑臧训练,田地里的庄稼,折冲府与屯田司负责照料。”

现在是五月下旬,再过上几个月就是秋收。

秋收之后,钟会肯定是要动手的。

不是自己就是蜀国。

以各种情报来看,大概率是蜀国。

因为汉中门户大开,钟会也许攻不进蜀中,但拿下汉中的诱惑足够大。

“府兵、义从、豪强部曲,也可以开始集结了!”张特提醒道。

杨峥点点头。

这三支军队,都是自备粮草兵器,减轻了官府的不少压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