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78章(1 / 2)

加入书签

司马伷、司马亮、司马班这些人全是庸才,司马家唯一能用的是司马骏,但司马骏镇守许昌,抽不开身,而且司马骏与司马攸关系极为紧密,一直不受司马炎待见。

原本司马炎有意贾充出战。

但贾充却躲躲闪闪的。

这种恶战,聪明人自然不愿去,司马炎也不好勉强。

“战机稍纵即逝,臣只带三万中军精锐,昼伏夜行,秘入襄阳,与王乂猝然一击,施绩必败,江陵可得也!”石苞甚是坚决。

贾充阴仄仄道:“施绩步协都是百战之将,虽然平庸,却也识兵,石公多年未经战阵……”

石苞老脸通红,“不破施绩、步协,臣自刎以谢大王!”

“石公真乃吾家栋梁也!”司马炎一脸感动之色,三万中军还是能接受的。

现在的洛阳也不差这三万人马。

万一出了什么岔子,石苞自己去抵命。

“臣举荐一人为前锋。”石苞并非莽夫,知道自己的劣势,需要一个猛将为前驱。

“石公但说无妨。”

“弘农太守王濬帐下督严询。”

严询河北渤海南皮人,与石苞是老乡,老乡举荐老乡,合情合理。

这个请求,司马炎当然不会拒绝,“但从石公所请,三万人太少,可再增一万,洛阳中军,随意挑选。”

“谢大王!”石苞大喜。

当了这么多年的忠犬,终于迎来回报。

贾充瞥了一眼眉飞色舞的石苞,“既然如此,请大王亲赴许昌,迎战孙皓!”

弋阳处在诸镇交界之处,孙皓攻打此地,简直是自投罗网。

司马炎欣然道:“可!”

“大王若有进兵东吴,则淮南不可置之不顾!”关键时候,侍中王业说话了。

他发现众人都有意无意在回避着淮南。

原本建立功业最佳的方式是攻打淮南,钟会去年已经被打的只剩半口气,这一次出兵,钟会必亡。

但诡异的是,仿佛所有人都忘记了他的存在。

王业出身寒门,对士族门阀的默契一知半解,隐隐猜到钟会背后有人在支撑,但为了巴结司马炎,他还是说出口了。

与他一同背叛曹髦的王沈,官至扬州都督,即便兵败后,有家族保全,仍未被贬谪,只降为青州刺史。

而王业封侯之后,什么都没有……

这种待遇,自然让他有些着急,更加努力的巴结司马炎。

贾充、石苞、荀勖全都眼神异样的盯着这个年轻而大胆的后辈。

既然窗户纸被捅破了,司马炎不得不回应,“那就让卢钦屯兵徐州,调任安东将军司马骏为淮北都督,牵制钟会。”

袭扰

江东和中原真的动手了。

两边各自调兵遣将,规模还不小。

杨峥心中有些怪诞的感觉。

钟会的谋略的确过人,但双方早就妾有意郎有情,干柴烈火,钟会在中间穿针引线当了媒婆。

“司马炎起十五万中军南下入许昌,石苞四万大军昼伏夜出南下新野。”赵阿七道。

锦衣卫在中原无孔不入,四万大军这么大的动静,不可能查不到。

新野东面是淮西,南面是襄阳樊城,有可能是两面夹击孙皓。

但也可以支援襄阳。

“另外,施绩、步协引兵五万攻打襄阳。”

“没有陆抗?”杨峥诧异道。

当年陆逊因支持孙皓的父亲孙和而被孙权骂死,陆抗应该跟孙皓穿一条裤子的。

“陆抗受命防守我军。”

“原来如此,施绩、步协应该是佯攻。”杨峥瞬间就知道孙皓的想法。

一目了然,佯攻襄阳,牵制司马炎,主攻弋阳。

原本是司马炎、钟会先谋划攻吴,现在孙皓先下手为强,在军事上,也算是非常聪明的对策。

两家大战,怎么看都是秦国利好。

旱灾让秦国国力爆发拖延一年,但东吴攻缠着司马炎,也够他喝一壶的了。

司马炎惨败,杨峥挥师东进,攻打潼关、河东。

孙皓惨败,则杜预夺取荆州,控制长江上游。

好消息说完,赵阿七咳嗽一声,开始说坏消息,“近一个月来,唐彬、王濬、诸葛绪屡屡出兵,坏我耕地数千亩,杀我府兵七十五人,掠我百姓三百二十七人,蒙、孟二将军虽派兵迎战,但敌人不与我军交战,从京兆游荡至冯飒、北地,出入河南地……”

自己还没开始对河北袭扰,司马炎先袭扰关中起来。

不过潼关武关在他们手上,掌握了进攻主动权,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孤欲拿下潼关武关,伯玉以为如何?”

没有这两处要害之地,杨峥总觉得自己光着屁股……

种田都不安生。

“这两地当然要拿下,但关中去年遭遇大旱,今年年景不知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