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43章(1 / 2)

加入书签

两三日之后,太子遇刺的消息才在大秦高层小规模流传开,所有的矛头都朝向江东豪族。

这种事情也不可能瞒的住,江东早就是狂风巨浪。

朝中口诛笔伐者甚多,恨不得把江东掀个底朝天。

陆抗急忙求见,“陛下,江东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臣实在无颜以对陛下厚恩,请陛下降罪!”

陆家作为江东第一大姓,陆抗又是尚书仆射,自然要站出来说话。

陆抗是在请罪,但也是在为江东豪族求情。

“大逆不道的是别人,不是陆卿,朕怎能怪罪于你?”

太子遇刺,牵动了不少人。

“谢陛下厚爱,臣有一言,不知陛下愿听否?”陆抗拱手道。

前面的都是废话,后面的才是他想说的。

“陆卿但说无妨。”杨峥其实也比较欣赏陆抗,风度翩翩,仪表堂堂,文武双全,难怪钟会对他念念不忘,各种流言满天飞……

“行刺之事非江东士族所为。”陆抗望着杨峥,一脸正气。

“陆卿为何如此笃定?”杨峥好奇的看着他。

眼下正是风口浪尖上,说出这些话是要负责的。

“陛下在中原压制豪强,打压士族,天下皆知,江东士族既然愿降,便已经接受大秦的所有条件,太子向有仁德,收纳江东士人为已用,江东士人早已归心。”

陆抗的意思很明白,杨旭是江东士族的最后希望。

江东士族的政治利益都要靠杨旭实现,没人会蠢到自毁前程。

见杨峥陷入思索中,陆抗低声道:“再者,太子真出事,江东度田也不会停止,陛下杀伐决断,人尽皆知,太子出事,只会让江东血流成河,江东士族不会如此蠢笨……”

杨峥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有些道理。

在这个时候挑战大秦的威信,无异于以卵击石,杀了太子就能制止度田?只会激起大秦的怒火。

另外,如果真是江东士族所为,锦衣卫不会一点消息都没有。

赵阿七能力差了些,但锦衣卫的能力不差。

江东豪族肯定在他们的严密监控之下。

那么,事情就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到底是谁行刺杨旭?

谁受益,谁就有嫌疑。

现在连个受益者都找不到……

“陆卿所言甚是!”杨峥火气消除不少,“那么依陆卿所言,谁是背后主使?”

陆抗额头渗出几滴冷汗,赶紧拱手,“臣初来乍到,实在不知。”

“陆卿过谦了。”

江东豪族算是被他救回一条狗命。

不过真相如何,应该很快水落石出,镇抚司不是吃干饭的。

但杨峥却有种不太好的预感,此事说不定会掀起惊涛骇浪。

杨旭遇刺也提了一个醒,太子并非高枕无忧,已经有人惦记上他了,如果不是江东豪族所为,那么很可能就是自己人干的!

司马家影响坏,但说句实话,曹家的影响也很恶劣。

《七步诗》流传有多广,曹家兄弟相争的影响就有多大。

曹冲、曹彰、曹植都死得莫名其妙。

扑朔

建业城到处都是巡逻的士卒。

凡是可疑之人一一盘问,百姓躲在家中不敢外出。

不过无论怎么查,始终没发现蛛丝马迹,这些刺客仿佛凭空出现一般。

王濬搜查的力度一再加强,却仍旧没有丝毫发现。

“不可能没有线索!”庞青斜了一眼王濬,“除非是自己人所为!”

王濬皱起眉头,太子遇刺,他也脱不了干系,建业近日不断有流言出现,说刺客就是他王濬派出去的,意在赶走太子,然后割据江东自立!

王濬吓得的亡魂大冒。

他在山东已经得罪不少人,太子对他也不是很亲近,这时候出现流言,简直是在要他的命了。

甚至王濬感觉这次行刺就是冲着他来的。

行刺太子是假,要他的命才是真!

“庞侍中慎言!”王濬不太喜欢庞青。

这个人身上有一股阴暗气息,宣义司和镇抚司是干什么的,谁人不知?

今日的这番话分明是冲着自己的来的。

“哈哈,王都督不必大惊小怪,大秦数年间鲸吞中原、江东,混入一些心怀叵测之人再寻常不过了!”庞青的目光在王濬身上转来转去。

王濬冷哼一声,不再多言。

庞青虽是皇帝近臣,但自己也不差,皇帝还是信任自己的,不然也不会将整个江东托付给自己。

庞青自觉无趣,也就拱手告退了。

整个江东似乎陷入一片惶恐之中。

南北分裂几十年,好不容易战火平息,等来了一个仁慈的太子,却又出了行刺之事。

探望太子的人都快踏破建业府衙的门槛。

身为大秦太子,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