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07章(1 / 2)

加入书签

“明贼想要做什么?爱新觉罗家还没被赶出关呢,就要同朕翻脸了吗?”

吴三桂沉思一阵,实在没个头绪,接着开口追问道。

“然后呢?第三件事是什么?”

吴应雄接着开口说道。

“回禀父皇,是西域那边的事情,准格尔部突袭我大清西陲,被嘉峪关守军击退。”

吴三桂闻言,忍不住蹙眉,开口询问道。

“准格尔部?他们是怎么回事?”

吴应雄开始向吴三桂介绍准格尔部的具体情况。

包括叶尔羌汗国的阿卜杜拉汗病故,其长子继位,叶尔羌汗国丢掉了大半领土,准格尔部趁机做大的事情。

吴三桂听完之后,开口询问道。

“现在有发兵增援嘉峪关的必要吗?”

吴应雄开口说道。

“回禀父皇,应该是不需要的!”

“现在的准格尔部也就只是刚刚结成同盟,他们没能力真的威胁到嘉峪关的安危。”

吴三桂微微颔首道。

“嗯,那就好!”

“西陲之地本就荒凉,一不能提供税赋,二不能提供兵员,自是不必太过重视。”

“我大清还是该将主要精力放在东边的战局上!”

吴三桂坐直了身子,开口说道。

“传令下去,召见军中诸将,朕要同他们议事!”

吴应雄抱拳领命,下去准备去召见军中诸将。

在吴应雄离开之后,吴三桂想从榻上起身。

可由于一下子起猛了,他感觉眼前黑了一下,差点一屁股重新座回到床榻上。

就那样站着缓了好一会儿,吴三桂才缓了过来,换好衣服后,在太监的搀扶下,缓步往文华殿走去。

长时间沉迷于酒色,让吴三桂的双腿软的和面条一样!

所谓的文华殿,其实也就是原来的秦王府的偏殿!

吴三桂自己给其改名为文华殿,仅此而已!

没让吴三桂等多长时间,关宁军诸将便都抵达了文华殿。

会议开始了,吴应雄站出来提完了问题。

方光琛第一个站出来回答道。

“皇上,微臣的意见是,我军应该尽快调派兵力,趁着清廷收缩防线,湖北和河南两地空虚之际,出兵强占地盘。”

湖北和河南可都是传统的农业大省,人口稠密区。

如果关宁军能够拿下湖北和河南,那么吴三桂治下最大的问题人口不足,就将会得到极大的弥补。

刚从前线回来的吴国贵,王辅臣,马宝等人也纷纷站出来表示赞同。

只是刘玄初却是站出来提出了一个问题。

“若明廷也出兵湖北和河南,强占地盘该如何是好?”

“若我大军同明军在湖北和河南爆发冲突,该如何处置?”

方光琛站出来说道。

“若是发生冲突,那便打!”

“我关宁铁骑,不惧任何敌人。”

“湖北和河南两省,对我大清来说实在太过重要,决不能落入明廷手中。”

方光琛十分强硬的表态,而他却也是说出了很多人的心里话。

如果大明出兵湖北和河南,那便打!

朝鲜的贫富差距

“是啊皇上,如果明廷胆敢插手湖北河南之事,那就打!”

“皇上,若是同明军交战,末将请求为先锋!”

“皇上,末将请求征明!”

“……”

关宁军诸将纷纷表态。

刚打完关中之战的关宁军上下可是膨胀的很,一点也不把明军放在眼里。

曾经他们还跟着大明混的时候,关宁铁骑便已经是名声赫赫,战斗力公认冠绝于整个明军了。

如今他们打着大清的旗号,甚至还击败了号称满万不可得敌的八旗兵,自然就嚣张了起来,越发的不将明军放在眼里了。

吴三桂同样被说服了,也是微微颔首说道。

“所言有理!”

“通知下去,全军备战吧!”

“做好同明军交手的准备!”

“……”

吩咐完了这些,吴三桂像是想起来了什么,开口说道。

“通知武昌方面,让应麒做好凭城据守,节节抵抗的准备!”

“若明廷进犯武昌,便立刻发信求援,朕会派兵前去增援的。”

吴三桂差点给忘了,自己还有一个儿子在武昌呢。

……

朝鲜,仁川港!

作为朝鲜面向中国的最大的港口,此时的仁川港虽然繁华,但并不富庶。

整个港口上,到处都是低矮破旧的茅草屋,或是土胚房。

街道狭窄,拥挤,污水很流,甚至汇聚成滩。

恶臭扑鼻!

往来的百姓大多衣衫褴褛,面有菜色,身体瘦弱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