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章(1 / 2)

加入书签

贺拔胜只得投降尔朱仲远,重归尔朱氏麾下。

就此,位列高欢、贺拔岳、怀朔人侯景之上,堪称尔朱荣麾下第一外将的贺拔胜,再不复曾经的威望。

长子城。

孙腾再次受命出使。

“启禀大将军,晋州有蕃人作乱,高刺史忙于平叛,不能南下为天柱复仇,还请大将军宽恕,高刺史有言,待民乱平定,必然出兵供大将军驱使。”

拥立元晔后,尔朱兆受封大将军,又得尔朱氏众人奉为首领,正是自得意满之时,如今听闻高欢拒绝自己联合出兵南下的提议,虽然生气,但也并不记恨:

“你回去告诉贺六浑,我梦中有感,此战必胜,之所以邀他出兵,只是感念他的忠诚,打算分他一份功劳罢了,既然他要平乱,我也不再强求。”

孙腾连忙称谢。

或许真是得天之助。

十二月初一,尔朱兆领军抵达黄河北岸时,水深竟然不及马腹,尔朱兆迅速领轻骑渡河。

十二月初三,狂风大作,沙石漫天,尔朱兆的骑兵趁夜抵达洛阳宫门外,才被禁军发现,然而风势过大,背风的守军箭矢都不能射出,纷纷溃散而逃,尔朱兆领兵从容入宫。

“殿下,好消息,好消息,大将军入宫了,天子、不,元子攸已经被大将军所擒。”

无数宫人纷纷涌向皇后寝宫,为被软禁已久的皇后尔朱英娥报信。

尔朱英娥闻听消息,喜不自胜。

自从得知父亲、弟弟都被元子攸所杀,她恨之入骨,天天都在盼着娘家人入京复仇。

她伸出手指轻点怀中婴孩肉乎乎的脸颊,眼眸中满是慈爱:

“儿呀,你要当天子了。”

片刻之后,甲片撞击声唰唰作响,尔朱英娥朝门外望去,果然是尔朱兆领人前来。

可不等尔朱英娥与娘家人打招呼。

尔朱兆一把夺过怀中婴孩。

婴孩被惊醒,哇哇大哭。

瞧见尔朱兆面色狰狞,尔朱英娥慌了神:

“你要作甚,快把孩子给我,快把孩子还给我!”

尔朱兆厉声大喝:

“留这孽种,难道等他为父报仇吗?”

“不,不要,我不让他做天子,我只将他养在身边,我不会告诉他父亲是谁,求求你,快把孩子还给我。”

尔朱兆充耳不闻,他将婴孩举过头顶,狠狠掷下。

“啊!”

尔朱英娥的尖叫声刺穿穹顶,眼见她的儿子被摔在地上,连啼哭声都有气无力,尔朱英娥面容扭曲,似若疯魔,不断冲击着尔朱兆部将的阻拦,却近不得身。

“不要,不要伤害我的孩子,求求你,放过我的孩子,我是父亲的女儿,我是太原王尔朱荣的女儿,你不能伤害我的孩子。”

尔朱英娥虽先后嫁与孝明帝元诩及元子攸,但年岁并不大,也才十六岁。

尔朱荣在世时,她依仗其威势,行事无所顾忌,甚至曾赌气说:天子本就是我家所立,当初我父亲本就可以自立为天子,纵使是现在,我父亲一样可以废帝自立。

父兄被杀,她甚至以为娘家亲戚们会废弃元子攸,拥立具有尔朱氏血脉的皇子。

不曾想,她朝思暮想的娘家人,一进宫便要杀死她的孩子。

这种落差尔朱英娥如何能够接受。

“天柱大将军就是因这孽障出生,才被元子攸诱杀,你既是天柱之女,更应为天柱复仇。”

说罢,尔朱兆命人将气息游离的婴孩摔死。

不再理会身后嚎哭的尔朱英娥,只是向寝宫中的宫人们吩咐几句:

“看好了英娥,莫要让她寻死。”

径直领着心腹离去。

留下哭干了泪,表情呆滞的尔朱英娥喃喃自语:

“我的孩子,我的孩子……”

洛阳宫城内外,各处都是劫掠的士卒,火光照亮了整个洛阳。

“大将军,如今元子攸受擒,外敌已去,而太傅(尔朱世隆)等人虽奉大将军为首,不过是屈服于大将军兵势,并非诚心。”

尔朱氏秀容老乡匈奴人刘贵找到机会进言道。

尔朱兆也为此忧虑:

“不知贵珍有何策教我?”

“太傅久镇洛阳,却不能护天柱大将军周全,大将军何不借此为由发难,震慑其人,再宽而不杀,太傅必然倾服。”

刘贵献策道。

尔朱兆闻言大悦:

“贵珍忠心待我,是个实诚人呀,我得贵珍相助,何愁宗族不宁!”

于是趁尔朱世隆入宫与他相会之际,尔朱兆暴起发难,他拔出佩剑怒喝道:

“太傅你奉天柱之命留守洛阳,广布耳目,自应该消息灵通,可天柱大将军被伏杀于明光殿之际,你尔朱世隆又在何处!”

尔朱世隆心中郁闷:我几次提醒天柱大将军,他不听我有什么办法,你尔朱兆才进洛阳,就拿我立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