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0章(1 / 2)

加入书签

赏赐当然不止于此,高澄表示官爵赏赐必须由高欢定夺。

孙腾、高归彦自然理解,立即向高澄称谢。

而进城送信的薛虎儿、张末,高澄也依照承诺讲两人调入亲卫都,担任幢主、队主,仍领旧部。

换言之,就是薛虎儿麾下一百人全部归入高澄麾下亲卫。

两人连忙磕头谢恩。

高澄阻止道:

“快起来,你们再与我详细说说晋阳之事。”

薛虎儿、张末便把两人混进晋阳城中,以及往孙腾府上报信之事尽数告知。

孙腾正要接着往下说自己是如何与高归彦联络,高澄却问向薛虎儿:

“你们是说有位人间绝色呼唤奴仆,将你二人捉了起来?”

孙腾闻言心里一咯噔,心想:完了,这两家伙嘴巴怎么这么大,啥都往外说。

在孙腾看来,高澄哪都好,就是太好色。

毕竟大小尔朱这对姑侄就是孙腾给高澄做的媒,不止如此,曾被他与封隆之争夺的元明月,也是被高澄收进了府。

孙腾大感悔恨:怎么就忘了交待这两人不要提及那名家伎。

但也庆幸,自己还没下嘴。

薛虎儿、张末对于高澄的询问给予肯定答复。

高澄又向孙腾询问那人姓名、身份。

孙腾哪知道名字,他都是今天才知道府上有这么一个人。

“只是府中一名家伎,不曾得知姓名。”

孙腾不知道姓名,但高澄却有了猜测,如果所料不错,凭着孙腾府上家伎的身份,必定是原主一生最喜爱的女人,元玉仪。

可是孙腾才立大功,便要从他府上抢女人,似乎……不太地道。

世子不爱权

高澄到底还是没有急着讨要元玉仪,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接过这份家业。

在笃定高欢已死的情况下,高澄已经在盘算着为他置办后事,以及筹备坐领关东。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又哪有自己当家来得快意。

现在只等斛律光从华阴传回消息,如果华阴也没有高欢的踪迹,那么不管是死或是被俘,都没有区别,小高王可以着手将自己名头前面的小字抹去。

堂堂正正当一个新高王。

但高澄还没有等来斛律光,斛律金先行派来的信使已经到了晋阳。

“什么!你说父王正在华阴养伤!”

高澄面露惊喜之色,但袖中的拳头已然紧握。

“高王坠马受了伤,昏厥了几天,是窦将军将他背去了华阴。”

信使肯定道。

‘原来是昏迷被窦泰背走了,难怪他迟迟没有回晋阳。’

高澄心道。

“得天之幸,有窦将军临危救主,不使我高氏有难,全我父子者,窦泰也。”

高澄长叹一声,继续追问道:

“华阴守军可还充足?”

信使只当高澄关心高欢安危,如实回答道:

“城中本有斛律将军领三万人留守,后续有诸位将军前来汇合,城中现有七万大军。”

高澄又追问高欢的身体状况,信使并不清楚,有窦泰、薛孤延两人日夜守卫,他又怎么可能亲眼见到,只是转达斛律金之言一切安好。

高澄闻言欣慰道:

“你辛苦了,且下去休息。”

说罢,派人向娄昭君传递消息,又让人唤来城中勋贵,将这个好消息告知他们。

众人闻言全都松了一口气,毕竟高欢不死,权力格局暂时不会有大变,追随在高澄周边的那群新人,也难以在短期内上位。

遣退了众人,高澄独自坐在幽暗的烛光下,久久不语。

毫无疑问,他的接班计划被打破了。

追问华阴守军数量,也是在问自己能否做一次李世民,逼迫父亲让位。

在问到这一问题时,高澄甚至在计算有没有可能获得河北三父的支持,或者直接招姑父厍狄干、姨父段荣、舅父娄昭三人来晋阳,将其中反对者扣留,派上自己的心腹前去接管。

没有人会甘心将手中的权柄归还,但理智终究战胜了心中的欲望。

得知华阴尚有七万中兵,高澄已经明白,他不可能为了提前接班,就贸然挑起高家父子间的内战。

高澄再一次向华阴派出使者,向高欢详述如今晋阳的情况,并请他回来主持大局。

同时,高澄在晋阳处理事务时,常常会向娄昭君请示。

对此,娄昭君无奈道:

“阿惠,为娘对军政大事一无所知,你自决即可,何必问我。”

高澄却正色道:

“父王在外,孩儿不得已暂代权柄,为避嫌,自当事事征询母亲。”

娄昭君不得已,只好继续任由高澄这般作为,凡是他所请示,全都是好好好的准许下来。

高澄这副不为权力所动的模样,配合他之前始终坚持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