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55章(1 / 2)

加入书签

以上三封登基大诏,曹川登基当日,明发天下。

此事造成的结果可谓空前绝后。就反贼坐稳江山的速度来说,这次曹贼认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了。

三大诏以闪电般的速度传遍了大明国土。各地无论官绅士民,尽皆喜大普奔,奔走相告,欢呼雀跃,喜迎曹贼,哦,曹皇帝为天下共主。

人性都是自私的。只要能免了老子粮税,哪怕过几年曹皇帝收不上税官府发不了工资倒台了,那大伙这几年也不亏不是。

话说,一路逃命的李大嘴团队,终于在次日上午,赶回了天津。

天津方面闻听皇帝驾到,在家的大佬几乎全员出迎,在天津老城门前,摆足了阵势。至于李大嘴……这人憎狗厌的货,捎带着说句辛苦就完了。

崇祯皇帝这边到埠,先是做了整理。天津方面体贴的给包括王承恩卜大醒在内的皇帝三人组,送上了洁面的湿手巾,还有新衣冠。

良久,在王承恩伺候下更换了袍服后,崇祯帝被王承恩和卜大醒扶下了车。

这时候,经过了半天一夜的调整,之前浑浑噩噩的皇帝,已经缓了过来……大脑重启了。

而因为已经自杀过一次的原因,皇帝现在表情还算平静:自杀那一刻,什么王朝霸业祖宗社稷都已经化为飞灰。现在大脑重启,自然是求生欲占了上风。

要知道,这个位面的崇祯皇帝,还是一个仅有二十五岁的年轻人。他要是对生命不向往的话,当日也不会率领一群太监去闯宫门逃命了。

说白了,上吊那是实在被逼得没办法。但凡有条生路,皇帝能不走嘛。

那么,现在,就剩下一个问题了:从皇帝到凡人之间的巨大落差。

好在,今天出迎的穿越者,大多都是对皇帝抱着一点好奇和善意的,纯粹厌恶的人家反倒不来了。

所以甫一见面,大家还是乱哄哄地抱拳躬腰行了礼,并没有摆出盛气凌人的嘴脸,给皇帝了充足的缓冲:“参见皇上。”

“众钦……诸位免礼。”

在艰难适应着新身份的皇帝,最终免不了还是深深一叹:“诸位想必都是新朝权贵了,就不要拿我这亡国之君开玩笑了。”

“皇上,事情远没有您想像的那么糟。”

在场地位最高的北伐军司令韩小波,微笑着道:“旅途劳累,您先休息。等明天见到圣旨,您就知道结果了。”

崇祯不以为意。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也不怎么怕不好的结局。他现在无非是求个全身而退,如若事有不谐,也不过再死一次而已。

就这样,草草一个迎接仪式后,满足了好奇心的穿越众,马上纷纷散去。而崇祯一行,则换了车队,被安置在天津最好的四季宾馆顶楼总统套。

刚刚拉开老式的煤气电梯铁网门,崇祯就“啊”地惊叫了一声:“皇嫂!阿九!你们……”

穿着一身素色裙装的“前”皇后张嫣,正揽着小阿九,站在电梯门前迎候皇上。

“皇上。”

“父皇!”

劫后余生,复又相见,情难自已。崇祯揽尚不懂事的阿九入怀,仰面朝天,眼中终于流下了泪水:“昨日朕……我为全名节,实……”

“皇上。”

张嫣冷静地出口打断了皇帝的话:“昨日宫中之事,臣妾已尽知。皇上切莫自责,彼时情势,皇上不过遵前人规,自古以来,概莫如是。”

“罢了,罢了。”

崇祯最终长叹一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且看是什么下场吧。”

第二天,原天津站站长,现天津府尹姚建设,代表新政权,如约上门拜访。精神面貌好了许多的崇祯三人组,和姚建设在总统套房客厅分宾主落座。

喝了一口司礼监秉笔亲手泡的咖啡,姚府尹满意地掏出三大诏复印件,递了过去:“皇上先看看诏书。”

矗立在一旁的王承恩,伸手接过文件,然后递给了崇祯。

良久,崇祯看完三大诏,默不做声地将文件递给了坐在单人沙发上的卜大醒。

这一刻,崇祯终于明白,为什么天津这些人,还在称呼自己为皇上了。

已经事实上担任了亡国首辅/崇祯私人顾问/谈判代表/唱红脸的卜老爷,接过文件,逐字逐句细看起来。

第一道登基大诏,反倒是没有异议的。败了就是败了,至于人家姓曹的如何立国建制,那也和朱明没有关系了。

不过在看到第二道诏时,卜老爷却是偏头冷笑一声:“免天下粮税,好大的口气!”

和别人不一样。姚建设做为前天津站站长,对于大明头号曹黑卜大醒卜老爷的档案,包括其中所有黑材料,那是相当熟悉的。

闻言,姚建设笑眯眯反问道:“口气大不大,卜老爷应当是清楚的……话说,卜老爷当初在台湾跌了一跤后,毅然上京辅佐帝王,到底为什么?”

“你!……”看着对方戏谑的眼神,张嘴欲喷的卜大醒,突然又不知该说什么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