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2章(1 / 2)

加入书签

那些划痕恐怕正是当初被打了“绝户桩”、活着装入棺材之内的孩童所抓,而划痕的颜色差别,则极有可能是因为沾染上了孩童拼命抓挠时,磨破手指、抠掉指甲流出的血液!

“……”

吴良顿时感觉胸中有一股气憋着,想吐吐不出,想咽又咽不下。

那时的情景他完全可以想象的出来,更何况后世还有好几部关于“活埋视角”的国外电影,使得他连脑洞都不需要开,便能够感受到一个活人被锁进棺材里面,又掩埋在地下的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望与压抑。

不过现在显然不是代入这种感觉的时候。

吴良深呼吸了几下,总算略微舒服了一点,于是踏着棺盖继续来到棺材内部进行查看。

这棺材里面并没有铺设内衬,也并未上漆,直接就是木料本身的颜色。

这上面依旧有一些颜色深浅不已的抓痕,不过却要比棺盖上略少了一些,这倒也是正常现象,放了谁若是被放入棺材之中,也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棺盖上,因为那是最有可能逃出去的方向。

而在这些划痕之外。

吴良又发现了一些比木料本身颜色略深一些的斑驳痕迹,只不过现在即使是棺材里面,也已经落下了一层灰尘,将这些痕迹掩盖了起来,看起来并不明显。

吴良自然不会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他先是将随身携带的防毒面罩取了出来,而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对着那些看出痕迹的地方便大大的吹了一口。

一时间棺材内烟尘弥漫。

吴良则一边向后退,一边将防毒面罩扣在了口鼻之上,防止吸入这些烟尘。

进吹一口气自然不够。

如此如法炮制了好几回,再用绢布将剩余的烟尘擦掉,棺材内部那些斑驳的深色痕迹才终于完全显现了出来。

不过依旧不是太清晰。

而且这些痕迹很是凌乱,东一笔西一划,歪歪扭扭没有排版,想要看明白其中的意思还是有些困难。

不过鉴于这些深色痕迹的颜色,与那些深色抓痕的颜色相差不大。

吴良又理由怀疑,这些东西很有可能也是用鲜血写出来的。

若是如此。

那便一定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只不过吴良仔细辨认了一番,也只是隐约从这些痕迹中看出一个极不标准的“吾”字来。

所以,这些痕迹很有可能是字。

“于吉,你下来帮我看看,这棺材里面的痕迹到底是不是字,或者又是什么字。”

吴良看不太懂,只得求助这方面的行家。

老童子可不是白活了这么大年纪,此前帮他修整《齐史》的时候,他便已经知道,于吉阅读多许多道学与方术古籍,尽管并未借此达到得道升仙的目的,但对古文字的研究却是远超于常人。

“典韦,扶老朽一把。”

于吉见吴良在下面安然无恙,自然也没什么好担心的,连忙回头向典韦求助。

如此典韦在上面拽着,吴良在下面接着,总算将腿脚不太灵便的于吉给接了下去。

来到棺材之内。

于吉也是皱着眉头趴在上面看了良久,似乎并未看出什么端倪来,接着又连退了好几步,保持距离再进行查看。

直到这时,他才终于笑了起来,捋着胡须一脸自得的道:“公子,这上面的痕迹确实是字,而且正是古楚文字,只不过可能写这些字的时候墨蘸的太饱,使得墨水垂直向下晕开,自己有些模糊了,因此不那么容易分辨罢了。”

“另外,写下这些字的人恐怕学艺不精,有好几处的笔画都写错了,还有一些地方省却了关键的偏旁部首,这便又给解读这些文字增添了难度。”

“好在老朽见多识广,这点小困难倒还难不到老朽。”

“老朽只需笼统去看,便还是能够看出了这些字的意思,最起码能够猜出个八九不离十。”

“……”

一听这话,吴良顿时又有了新的想法。

于吉的分析或许是对的,如果使用鲜血去写字的话,又在这样垂直且吸水效果较差的棺材板上,当然很容易向下流淌,使得字迹模糊不清。

另外。

“绝户桩”用的都是童男童女。

童男童女通常都还处于学习阶段,很多知识都没有学全,文字方面也是一样,写出一些笔画错误,或是缺少偏旁部首的字亦是正常现象。

所以。

这些字迹八成可能就是当初活生生葬入这口棺材童男或是童女所留。

在这基础上,吴良又意识到了另外一个可以证实这点的细节。

那些抓痕与这些字迹,都位于竖葬棺的下端,至高没有超过一米二左右的样子……即是说这孩童被葬入其中的时候,恐怕抬起手臂也才刚刚有一米二左右。

“不愧是老先生,请为我解读这些文字。”

吴良先是捧了于吉一记,接着正色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