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0章(1 / 2)

加入书签

下午,杜明恩等人非常顺利的回到了船队营地这里,将发现大型金矿的消息公布出来,顿时船队上下都发出了一片欢呼声。

黄金洲、黄金洲,他们终于发现黄金洲了,而且这一发现金矿,就是一座超大型的金矿,带回来的狗头金和金沙分析,这座金矿能够开采出来的金子足以将他们的船都给压垮。

“大家说说看吧,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杜明恩的帐篷当中,船队的高层再次聚集在一起,商讨起接下来的行程。

“玉米、番薯、土豆、辣椒、南瓜、西红柿这些东西我们都已经找到了,按理来说我们算是已经完成了天子交代的任务,我们现在返回大明都是可以的。”

李公公是天子派过来的人,他第一个出来说话,表示大家已经完成了天子交代的任务,大明天子给他们的任务就是带回高产的农作物,只要完成了这个任务,他们可以随时返航。

当然明眼人都听出了李公公话里面的意思,李公公作为船队的一员,他跟队员们一样,也是可以分得好处的。

现在就回大明,怎么可能,这里的金子不要了?

“我觉得我们还要继续在黄金洲这里探索,整个黄金洲非常的庞大,这里也仅仅只是我们刚刚抵达的一处地方,我们沿着海岸线一直南下,还可以探索更加广袤的区域。”

“这玉米、番薯等等肯定还有别的品种,我们多找一些回去,也可以更保险一些,当然了,更重要是我们要探索更大的范围,更多的区域,以便将来我们开发这里。”

“金湖的金矿虽然丰富,但是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来开采,我们这一千多好号,即便是日夜不停的开采,我们又能够开采出多少金子来?”

“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要继续南下,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部落,这些部落会开采金子的,我们可以通过交换来换取金子,这样才更快。”

林书鸿想了想也是缓缓地开口说道,他的话也是让众人纷纷点头,自己开采金子,尽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他们没有足够的人手,也没有时间,这显然不太现实。

“可是如果后面没有怎么大的金矿呢?”

“这些殷商后裔如果都和昂古部落一样,不开采金子怎么办?”

有人想了想也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这里可是黄金洲,还怕会没有黄金?”

林书鸿笑了笑反问道。

本质是官场斗争

恩师,还有半个月就要会试了,我们是不是要专心读书?”

大明京城刘晋的府上,黄锦泉和童源一起找到了刘晋,眼瞧着马上就要会试了,两个人却是忙的团团转,没有什么事情来好好的准备。

身为读书人,多少还是有些野心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说得就是他们这些读书人,秋闱考试顺利的中举,这让两人对于今年的春闱也是多了一丝的期待,会试只要能够通过,他们就有机会参加殿试。

能够参加殿试,对奏君王前,这是大明无数读书人心中至高的理想。

“还有半个月就要会试了?”

刘晋一听,顿时微微一愣,时间过的可真快,一转眼马上就要到弘治十二年的二月了(明朝会试是在二月,清朝前期也是在二月,后来到了乾隆朝改为了三月)。

“是啊,恩师。”

“难道您最近没有出去?”

黄锦泉点点头说道,想了想又问道。

“额,最近确实是很少出门,在家陪我母亲。”

刘晋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睁着眼睛说瞎话,他最近确实是比较忙,当然不是忙什么正事,忙着陪自己的两个大美人。

正月谁来做什么正事啊,来自后世的刘晋可是习惯性的将正月当成了大假期,不好好的休息、休息、陪陪家人怎么行。

“还有半个月的话,我们确实是要抓紧时间好好的温习了。”

“这样吧,还是老规矩,这半个月你们哪里都不要去了,每天都来我这里,我们继续互相出题,进行模拟考试。”

想了想刘晋也是说道,自己的这两个学生,资质愚钝,不给他们开开小灶的话,他们连乡试都考不上,更别说这会试了。

乡试只是省一级的科举考试,这会试就是整个大明的科举考试了,来参加会试的都是各省乡试考中的举人,毫无疑问全部都是高手,全部都是满腹诗词文章的才子。

想要走到会试,没有真材实料肯定是不行的……当然刘晋这个开挂的水货除外,要是没有金手指,刘晋就是读一辈子的四书五经也休想考上举人。

这并不是故意的贬低穿越者,也不是故意抬高古人,而是因为整个大明读书人千千万万,能够考到举人功名寥寥无几。

每三年一次的乡试,每一个省中举的人数都是有严格限制的,即便是如北直隶、江西、浙江这样的地方,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