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3章(1 / 2)

加入书签

“东巴基斯坦只是其中一个问题,西北边疆省的问题,也会引起未来分治后的两国出现战争。”蒙巴顿总督想了一下补充道,“还有克什米尔,最可能出现事端。听说尼赫鲁的家乡是克什米尔?”

“是的,尊敬的总督。”巴伦爵士意味深长的笑了笑,疑问道,“总督要处理这个问题么?”

“不,我没有这个想法。那是国大党和穆盟的问题。”蒙巴顿笑的像是一只老狐狸,起混乱的新问题是建议西北边境省也应有选择独立的自由,但又认为必须如此。

显然,给前殖民地留下点隐患,是符合前宗主国的利益的。同时还会满足某些不甘退出殖民地的英国人以某种幸灾乐祸的快感。

“十分具有远见的想法,尊敬的总督。”巴伦爵士开怀大笑,如果不是英属印度已经进入独立轨道,他相信蒙巴顿总督会成为一任非常出色的总督的,真是可惜了。

就在次大陆的键政者狂欢时刻,争论到底是尼赫鲁还是帕特尔,谁会成为英属印度副总理的时候,英属印度未来分成两个国家的基础,已经在总督府定下来了。

作为巴基斯坦的老朋友,艾伦威尔逊还在思考是否透漏给阿里真纳,让巴基斯坦国父高兴一下,专员秘书埃德尔敲了敲门,进来报告道,“一些美国医药公司的代表到了加尔各答,说是考察英属印度的卫生状况,希望英印政府能够提供帮助。”

“嗯?美国人来做什么?”已经成了我们的人的蒙巴顿总督,面带疑惑的问道。

“这件事就交给我来处理吧,接待工作嘛?我比较擅长!”艾伦威尔逊主动开口,反正巴伦爵士肯定会安排他去办的。美国医药公司的人是来做什么,还没人比他更清楚。

救死扶伤

拥有链霉素生产权的默克集团创建于一六六八年,拥有三百五十年历史,总部位于德国达姆施塔特市,该集团主要致力于创新型制药。

起源是德国的制药公司,由于在美国出口业务的成功开展,默克公司在纽约成立了一个分公司。一八九一年,默克美国分公司正式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默克的美国分公司,被美国所没收。已成为一家独立的公司。如今这两家公司虽同名,但并无其它关联。

要不说,作为一个后辈,美国也是有大英帝国学习的地方。趁着世界大战没收德国公司的举动就是如此。

艾伦威尔逊记得,因为专利问题,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了克虏伯集团的专利,在伤亡惨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还在战后付给克虏伯公司专利费,然后呢?第二次世界大战又被打了一次。

对于美国的默克集团,艾伦威尔逊唯一记得的就是在中国推广了乙肝疫苗。从这个角度上这个默克集团自然是有贡献的,不过这个前提是,中国其实有乙肝疫苗的技术,在有乙肝疫苗的研究技术前提下,默克集团进入中国之后推广了乙肝疫苗。

早在七十年代,陶其敏就研制出来了乙肝疫苗,只是推广力度和速度都不够,没有广告,就更没有知名度了。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非常成熟的国家,善于运用商业推广,善于做广告。

按照国际惯例,乙肝疫苗必须在给大猩猩接种确认有效之后,才能在人体上接种。可是七十年代,当时的实验条件简陋,买不起大猩猩。研究团队就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承担风险研究疫苗。

在本身有替代技术的前提下,制药公司并不是为了钱能坐视所有人去死的存在。这从乙肝疫苗的例子上就能看出来。

在默克集团进入中国之后,推广乙肝疫苗就是建立在这个前提下。也不能说没有贡献,以大量的资金推广疫苗推广是有贡献的,只不过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尚罢了。

而现在,英属印度是没有这个技术,让默克集团拉下身段做的。有链霉素生产权的默克集团,这一次肯定不是过来做的。

来的目的,自然是被大大节约成本的药物试验所吸引来的。现在都打了两次世界大战了,像是美国刚刚登上世界霸主的舞台,总不能自己一屁股屎,天天比比叨我笑那英国无谋、苏联少智吧。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美国,也开始注意之前不太注意的国家形象问题。大规模的药物试验也有了一系列的监管,但随之而来的也是风险的攀升,这对制药公司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但不是有艾伦威尔逊,这个随时准备为世界做贡献的公务员在么?量印度之物力,结药企之欢心,急人之所急,为默克公司解决这个问题。

反正英属印度的人活的混混沌沌,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活着,低人权的显著优势,非常适合在药物试验上,为全世界做贡献。

二十一世纪的印度,作为一个还保存多种世界各地已经被消灭的疾病多样性的国度,自然是有独到之处的,其中全世界一半肺结核死亡的数字,足以证明印度是有声有色的大国。

后世印度境内存在很多其他国家早已经被消灭的传染病,还给其他国家造成过麻烦。比如五十年代苏联爆发的天花。

苏联艺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