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54章(1 / 2)

加入书签

连这两个不算特别优秀的国家,都能把华人定住,英属马来亚没有理由做不到。至于东南亚马来亚和印尼华人能够不被同化,完全是因为和平教徒习惯和华人相差太远所导致。

虽然和平教徒的同化能力在世界范围内都算是出类拔萃,但那是建立在农业时代的成功,现代社会和平教徒的国家没有强大的,一边诵经一边挥刀的办法行不通了。之所以几十年后看着强,完全是能生,不是同化别人。

关于英属马来亚的特务部门,艾伦威尔逊的初衷很简单,要大!并不是非要比肩中情局、克格勃,而是因为大部门可以增加部门雇佣人数,作为一个官员,艾伦威尔逊天生就具备把一个部门弄成臃肿不堪的动机。

几天后,伦敦的军情六处、军情五处的情报人员抵达吉隆坡,艾伦威尔逊开始正式着手建立直接管理殖民地的重要机构,顺便以战争新闻作为娱乐调剂。

英国不会派出地面部队掺和这一场战争,但是派出除了地面部队之外的所有支持,是十分顺理成章的。

艾伦威尔逊想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众所周知,在任何关于战争的回忆录当中,除了某大国之外,参战国不管是美韩朝有一个算一个,都存在屠杀平民的事情。

艾伦威尔逊想要收集第一手资料为未来做准备,万一有一天和美国翻脸了呢?这都是不可不防的事情。

在他忙着建设英属马来亚殖民地的同时,战争没有一刻停歇,在经历了从汉江南岸开始后撤直到洛东江边的尚州这整整三百公里公里的撤退后,在洛东江防线稳住了局势。

到了这里,不管是美国还是韩国都已经是无路可退了。洛东江防线沿晋州—金泉—咸昌—安东—盈德一字排开。

从倭馆向南至马山的防务,由美军第八集 团军所属的第二十四、二十五师和第一骑兵师担任;而以第一师所在的洛井里为中心向东的山麓地带,则由韩军三个师师和首都师驻守。

第一师所驻守的正面,是一块长四十一公里的开阔地,从防御角度来讲这是非常不利的。由于朝鲜军队迂回到湖南地区攻陷了晋州,并向釜山的关门—马山进攻,使得原本驻扎在尚州的美军第二十五师不得不调防到马山防线,于是只好把这一开阔地带留给了第一师防御。

洛东江实际上形成了一条巨大的战壕,能够护佑釜山防御圈内大约四分之三的地带。

然而也应注意到,这个防御圈过于庞大,因此在接下来的数周里,双方交火不断,打了几百场小仗,还有几次大战。

进入八月中旬,双方战事达到高潮。官兵都作好了进行肉搏战的准备。双方在二十公里长的战线上短兵相接,互掷手榴弹,殊死搏斗。高地上堆满了尸体,有的尸体还用来充当掩体。整个战场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

这一天,身为总司令的麦克阿瑟致电华盛顿参谋长联席会议,“目前来看釜山的局势已经稳定,敌人不可能突破我们的防线,在保留釜山吸引敌人主力的前提下,实施一场震惊世界的登陆作战,从半岛中间截断敌人的后路,彻底取得战争胜利的条件已经成熟。远东的英国皇家海军太平洋舰队也愿意给予协助,由一个包括两个师兵力的军所担任,目的在于同第八集 团军在南面的反攻相配合,包围和摧毁敌军。”

隔了一天,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经过讨论,认可了麦克阿瑟的计划,两栖登陆计划的准备正式开始。

同一天,艾伦威尔逊致电伦敦,出于防止周边对英属马来亚觊觎考量,申请成立英属马来亚安全情报委员会。

但是艾伦威尔逊没想到,这个刚刚出现的特务机构,第一个上报的消息,就是告诉他,最近英属马来亚有一种传言,说美国要帮助日本重新武装,想要要回战俘。

“胡说八道!”艾伦威尔逊展现了殖民者的傲慢,对这个消息嗤之以鼻道,对这种没有根据的言论,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评。

帝国忠犬

“作为一个新部门,不要听风就是雨。部门初建应该多关心一些实际的事情。”

艾伦威尔逊皱着眉头道,“我和伦敦对安全情报委员会的工作给予厚望,并且保持着足够的耐心,毕竟未来还有其他的目的。”

这种未经证实的消息,被艾伦威尔逊严正批驳,直接表示,目前英属马来亚没有接到美国任何的遣返要求,可以确定为假新闻。

其他人很难想象,一个高级专员的忙碌,用这种消息报告给艾伦威尔逊,本身就是对他工作的不尊重,他有很多工作要做。

比如按照外交大臣的指示,谋划稳定南亚和东南亚的经济发展扶持计划,当然这是要在英联邦框架之下进行的,在之前五国联防条约成功的基础上,这件事艾伦威尔逊觉得并不难。

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要取得澳大利亚的支持,又是澳大利亚。

艾伦威尔逊也感叹,澳大利亚确实是英国在处理亚洲事务天然的支持者。

因为刚刚返回吉隆坡,艾伦威尔逊对当前的细节问题也不是特别了解,便和签署五国联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