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30章(1 / 2)

加入书签

甚至在这个时候,就连华盛顿对行动的成功也表现出来了怀疑。诚然在伊朗和英国的选择上,选择英国是对的。但要是不成功的话,伊朗可能会倾向于苏联,反感美国。

德黑兰,广播当中正在播放摩萨台的讲话,对之前六百多名因为冲突身亡的伊朗人表达哀悼,“现在已经恢复了平静,我们有理由相信,悲惨的记忆会被冲淡……”

“一些声音担心一旦查到是美国在幕后指使,两国关系会变得很恶劣。不过局长顶住了压力。”科密特·罗斯福冲着麦考迪克道,“不过我觉得,巴列维离开反而是对我们有利的,至少现在摩萨台觉得,他已经控制住了局势,这就不用担心苏联介入了。”

在这一天,苏联塔斯社确实表达了对伊朗局势的担忧,但很快就赞誉摩萨台处理办法老道。

“还能继续么?”现在就连麦考迪克也没什么信心了。

“驻扎在城外外的坦克师,已经答应了帮助我们。”科密特·罗斯福透漏了这个消息,“最终还是要依靠军队解决问题的,民意有的时候不重要。”

就在冲突过去,人们认为摩萨台是胜利者的时候,伊朗军方的保皇党人入场了。

扎赫迪将军宣布摩萨台对造成六百多人伤亡的冲突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接受王国法院的调查。

几乎是同时,装备着谢尔曼坦克的伊朗装甲师,进入德黑兰市区,政变部队利用电台互相联络,命令德黑兰的城防部队投降,在一些地方双方出现了交火。

德黑兰炮声隆隆,现在已经不是小打小闹的时候,而是属于军队内部的交锋。

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杜勒斯,远在华盛顿,却也一直注意着德黑兰的动静。为此寝食难安,德黑兰的战斗随着装甲师的加入,天平渐渐倾向于政变者的一方。

这个时候摩萨台在想向苏联求援,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

“再闹闹的过坦克?”艾伦威尔逊拿着麦考迪克发来的电报,恶狠狠的开口道。

“秘书长,我们接到华盛顿的电报,中央情报局局长要来一趟巴士拉。”

艾伦威尔逊一愣,回答道,“杜勒斯么?他来的目的,应该是为国王而来吧。”

大局已定

这是过来摘桃子,艾伦威尔逊马上就猜到了杜勒斯的想法,摩萨台虽然还没被抓住,但伊朗政局的方向已经很明显了,对摩萨台来说,失败已经进入倒计时。

在这个时候,杜勒斯以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之尊,不远万里来到中东。。。目的自然是亲临一线让伊朗这个中东大国投入美国的怀抱,而不是出钱出力为英国增加一个仆从国。

思考半天,艾伦威尔逊决定把这件事告知巴列维,人都在路上了,他不说也不行。

“尊敬的国王陛下,相信用不了几天,你就可以回到忠诚的德黑兰了。事情虽然偶有波折,但终归结果是好的。”艾伦威尔逊带着真挚的笑容,出现在了巴列维国王面前,对这位伊朗的统治者表达恭喜。

“已经有结果了么?”巴列维喜形于色,明显比刚来时候的萎靡不振强上许多,可能人逢喜事精神爽,就是说的这个样子。

“当然,英国也希望伊朗王国稳定。”艾伦威尔逊开口,带着暗示的口风道,“英国怎么说也是君主制国家,在怎么样都不会去推翻另外一个君主制国家的。”

从国家属性上,艾伦威尔逊说的没错,而这种话最合适的倾听者,就是向巴列维这样的一国之主,其实艾伦威尔逊很矛盾。

伊朗的未来估计将会纳入美国的掌控,而且是从英国手中夺走的。

艾伦威尔逊应该对伊朗报以敌意,应该希望巴列维未来被推翻。可这个世界上君主国家推翻一个就少一个,每一个君主国家都可能和英国搞好关系。

从这一点上,伊朗王国又最好存在下去。真是一种两难的期盼。

随后他把杜勒斯赶来的消息告知了巴列维,这也是在一个方面证明,伊朗局势已经大局已定,出现意外的可能性已经不大。

“感谢真主,我的人民,我的军队,和你们。”巴列维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对艾伦威尔逊表达了由衷的感谢,“你们是伊朗的朋友。”

“当然,坚不可摧的那种。”艾伦威尔逊说到这沉吟一下,“关于摩萨台的处理?这个人我们不喜欢,而且他活着可能会被苏联做文章,这一次他拒绝了国王陛下的手令,未来也不会听话的,我可以判断,摩萨台是一个危险分子,如果不严肃处理的话,起不到震慑的作用。”

“可摩萨台受到很多人的支持。”巴列维有些犹豫,他能理解英国人恨摩萨台,不过?

“加上这一条,他就更必须死了,摩萨台还是前朝公主的丈夫对吧?怪不得有这么大的支持。”艾伦威尔逊眯着眼睛,天无二日,他相信巴列维明白这个道理。

摩萨台已经反抗过巴列维一次了,难道还等着第二次么?君主应该从君主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留下一个这么大支持度的首相、给自己找麻烦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