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66章(1 / 2)

加入书签

“威尔逊爵士,好久不见。”面对这种被点出身份的话,阿列克谢耶夫选择了回避,笑着问候着一面之缘的英国人,“这一次苏联和英國一起調停印巴冲突,也算是我们两国在國际合作上的良好开端。不要一开口就带着火药味嘛,两国还要长久的相处下去。’

“对,长久相处。”艾伦威尔逊差点笑出聲,心说长久的相处下去是没错,就不知道到时候是叫苏联还是叫俄罗斯。

艾伦威尔逊点头致意,便离开了对方的视线,夜晚瑞典女王把枕头和两床毯子都搬出去,躺下来。温温暖暖的窝床,清清凉凉的夜晚,满天星斗的低幕,好像就垂在你眼皮上。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三天后,在英国首相艾登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的见证下,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和印度总理夏斯特里签署了《斯德哥尔摩宣言》,印巴双方就两国恢复正常外交关系、双方部队分别撤退到战前的驻地以及讨论经济、难民和其他一些问题达成协议。

《宣言》没有提及根据联合国决议和克什米尔人民的愿望在克什米尔举行决定其归属的公民投票,仅笼统地提出“互不干涉内政”和“不使用武力而是通过和平手段来解决彼此间的争端”

这也是正常的,克什米尔问题为什么要解决,而且英国和苏联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要解决还要印巴自己来解决,英国和苏联能够促成一个宣言,已经对国内有交代了,至于印度和巴基斯坦对国内怎么交代,那就不干他们的事了。

苏联扩大了影响力,英国也保持了和印度的良好关系,还可以牵线搭桥做石油二道贩子,至于印度和巴基斯坦怎么样,那一点也不重要。

马科斯家族

英国和美国的解释是,现在南亚的格局有助于整个南亚的平衡,印度背后是英国和苏联,但是不要忘记巴基斯坦的支持者是中美。

苏联虽然是最强大的陆军强国,但苏联毕竟不和印度接壤,牵制巴基斯坦是可以,但也别指望做到太多。

恰恰相反,某大国和印度是存在边界的,而且共同边界还很长,某大国和巴基斯坦还是邻国。

巴基斯坦还是人口最多的和平教国家,比阿拉伯世界的第一人口大国埃及多出来两倍多,和平教世界普遍对巴基斯坦遭受印度欺凌报以同情。

什么美国同时打赢两场战争也就图一乐,主动权在美国手里,美国说自己可以打也好,不可以打也好,都看美国人自己怎么说。

而对印度来讲,两线作战的预设战场就摆在家门口,这根本不是一个考虑的问题,而是必须围绕这个可能制定作战计划。

说实话,除了某大国看谁都比自己国家自然条件好的网民之外,没有任何国家会感觉印度的基础条件不错,不论是战略空间还是国际局势,都算是恶劣到了极点,两个最大的邻国都是敌人,这根本不是什么和尼泊尔、不丹有特殊关系就能平衡的。

毕竟,某大国本身就是印度面对的国际局势一部分,这样一来塑造一个世界第一陆军强国苏联和第二大海军强国英国做印度后盾,世界第二大陆军强国和第一大海军强国美国做巴基斯坦的后盾,在南亚就可以施展出来稳定的离岸平衡。

英国首相艾登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在签订完了宣言之后,都对印度总理夏斯特里表达了友好。

这一次的会谈也可以称之为夏斯特里的外交胜利,拿回了被占领的土地,同时在英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将克什米尔所谓的公投进行了搁置。相信这个结果也是在新德里等候的国大党各派系,能够接受的结果。

艾登虽然出身于保守党,但是也不会因此碰到苏联人就骂街,这也太不绅士了,毕竟别管勃列日涅夫怎么想,莫斯科确实是口口声声在喊缓和。这一场英国和苏联的共同外交胜利,总是要说两句场面话的。

“秘书长,其实苏联人也不是洪水猛兽。”迪克逊在英国苏联两国首脑讲话完毕之后,跟着大多数人鼓掌道。

“这个国家要不是总把他们那套可恶的制度输出出去,其实也还好。”艾伦威尔逊不慌不忙的道,“不过这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想要击败苏联,也要从这方面着手,苏联的那套教育体制有问题,会造成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所谓敌在体制内就是如此了,这个世界上不管是什么国家,不管是什么国家体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是耗材。这不会因为你受到了什么教育就有所变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也只不过是更加扛用的耗材。

当苏联的绝大多数学生届时也只能去工厂拧螺丝的时候,自然就会出现理想和现实的落差。都不用说别的,艾伦威尔逊现在都做好某大国开放之后,名牌大学生去马来亚做服务员的准备了。

这个世界根本没有足够多的高薪岗位,英国甚至自由世界只不过是承认这一点,开始就把绝大多数国民从开始就放弃了而已。至于真正的天才,肯定会凭借自我奋斗脱颖而出的。

说句实在话,普遍自认为自己是个人才的人,其实根本他们自我认识的这么重要。嘴里喊着要润出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