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42章(1 / 2)

加入书签

他讲得很周全,应该是做了充分准备的。只是略显紧张,声音干涩,额头也有细汗不停沁出。

刘协听得很认真,面色平静,看不出太多的情绪。韩银讲完之后,他嘴角挑起一丝浅笑。

“韩卿教子有方。”

韩遂心中忐忑。天子这句话既可以理解成对韩银所讲的方案满意,也可以理解成不满意,反倒觉得他让儿子露脸的心思过于刻意。

“还请陛下指正。”

“朕初来乍到,又不熟悉枹罕形势,就不置喙了。”刘协转头看看四周。“诸君应该有不少本地人,不如说说你们的意见?既然是探讨,言者无罪,也不设范围。地理,天文,民情,都可以畅所欲言。韩卿,你觉得呢?”

韩银心虚地看向韩遂。

他准备得很充分,但仅限于攻城方案,觉得天子第一次来枹罕,应该提不出太刁钻的问题,完全没想到天子会让其他人发问。万一答不上来,岂不丢脸?

韩遂也很心虚,却无法拒绝。“唯陛下所命。”

“谁先来?”刘协含笑看向诸将。

韩遂麾下诸将生怕让韩银为难,都不敢发问。正在难堪之时,马腾咳嗽了一声:“镇西大将军,我有一问。”

韩遂强笑道:“卫尉请指教。”

“依你所说,大概需要多久才能拿下枹罕,又要伤亡多少将士?”

韩遂不假思索。“攻城器械制作半个月,攻城半个月。以城中守军三千数量估计,伤亡当在一万至一万五千人之间。依惯例,伤者约七八成,亡者二三成。”

马腾随即追问了一句。“谁将是攻城主力?”

韩遂闭上了嘴巴,眼神变得阴冷起来。

马腾这句话看似平淡,实则杀伤力很大。

攻城当以步卒为主,而诸郡兵中,步卒最多的就是陇西、汉阳郡兵,金城郡兵则以骑兵为主,上阵的机会不大,至少不会是先期攻城的主力。

这本来是很正常的安排,可是马腾问了伤亡的数量之后,再问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让人觉得韩遂是想让陇西、汉阳的郡兵送死,成就他个人的功业。

汉阳、陇西原本都是马腾的地盘,这些人本来就和马腾更熟悉,对他的介入一直很排挤。有了这样的想法,心里敌意自然更重。

看着进退两难的韩遂,刘协心中一声叹息。

说到底,他还是私心太重,搞得清枹罕周边的地理形势,却摆不平凉州的人心。

喧宾夺主

见马腾一开口就将韩遂逼到了死角里,贾诩咳嗽一声,打破了僵局。

“子义,我有一个问题。”

韩银窘迫地躬身行礼。“请侍中指教。”

“行军作战,难免伤亡,医药准备充分,及时救治,能救不少人。既然估算伤亡将在一万至一万五千人之间,你又安排了多少医师、医士,又准备了多少必不可少的药物?”

韩银连忙抽出一片木牍,迅速看了一眼。“有的,医匠,不,医师、医士共有二十三人,药物也是备好的,只是……数量不太够,恐怕救不了……那么多人。”

韩银一边说着,一边看向韩遂。

韩遂也反应过来,连忙说道:“此事正当禀报陛下,臣斗胆,敢请陛下调几个太医增援。”

刘协一听就懂了。

韩遂一开始就没有强攻的准备。他本来是想抖一抖威风,兵不血刃的逼降宋建,白捡一个功劳,又送宋建一个人情,在其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份量。没想到纳降的建议被否决了,不得不准备强攻。

碰壁之后,韩遂还不死心,希望从御营中请求太医协助。

数量并不重要,象征意义才是关键。

如果答应了派太医协助救治伤员,接下来会不会觉得兵力不够,再借几个虎贲?

你这是借虎皮,扯大旗啊。

不仅刘协想到了这一点,马腾也想到了这一点,随即笑道:“镇西大将军还真是关心部下的生死啊,自己准备不足,就动起了太医的心思。”

韩遂立刻说道:“卫尉言重了,遂岂敢。只是营中一向缺医少药,闻说太医令、太医丞培训了不少新学徒,这才斗胆,想请陛下开恩,拨几位太医相助。若太医不能为将士治疗,安排几个学徒也是可以的。”

马腾还准备再说,刘协抬起手。“韩卿,太医署是医者汇聚之地,本就有为百姓治病的责任,更何况是军中将士。这样吧,既然你军中的医者只有二十三人,不如由太医署来接管伤员救治的事务,如何?包括令丞在内,太医署共有医者一百五十余人,应该能帮点忙。”

不等韩遂作答,诸将已经喜上眉梢。

天子不仅同意调拨太医协助治疗,而且将整个太医署都安排了过来,医者的数量一下子增加了六七倍,对攻城的将士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可以大幅度的降低伤亡人数。

韩遂、韩银父子也吃了一惊。“太医署有这么多人?”

刘协笑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