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66章(1 / 2)

加入书签

在田丰被迫隐退,沮授去向不明的情况下,冀州人依然以审配为核心,希望能继续掌握以兵权为主的权力,显然已经力不从心。

所以袁谭以及他身边的汝颍人又蠢蠢欲动了。

但他并不希望如此。

袁谭投效朝廷固然是好事,但汝颍人合流,只会在朝廷中制造更大的阻力。

尤其是郭图那些年龄偏大,思想顽固的汝颍人,想让他们转变思想几乎不可能,想让他们放弃利益,更不现实。只有在战场上击败他们,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周忠这样的例子越少越好,朝廷可没那么多的官位和他们进行交易。

庞统还没整理完,诸葛亮也来了。

他昨天显然没睡好,眼圈发黑,精神也不太好。

“昨天睡得那么晚,为什么不多休息一会儿?”刘协说道。

诸葛亮笑笑。“谢陛下关心,臣没事的。昨天听陛下与虞翻论道,如饮醇酒,臣只是宿醉而已。”

刘协哈哈一笑,没有再说什么,示意诸葛亮去帮庞统。

庞统交待了整理公文的目的,随即问道:“昨天虞翻都说了些什么,让你这么兴奋?”

“博大精深,一言难尽。还是回头看纪要更好。”

庞统很惊讶。

纪要通常是会议才会有,天子接见大臣一般只记在起居注时。虞翻见天子,居然有纪要,看来他们讨论的东西真如诸葛亮所说博大精深,无法用简单的几句话说清楚。

虞翻人到中年,学问渊博还情有可由。

天子也能跟得上虞翻的节奏?

在庞统看来,天子的确聪明,但是论学问,天子最多算入门而已,远远谈不上渊博。

庞统已经抑制不住好奇心。要不是天子就在眼前,他恨不得扔下手里的活,先让诸葛亮说个明白。

诸葛亮能理解庞统的心情,但他比庞统更震惊。

因为虞翻对他说,昨晚真正谈到的学问,不过是天子学问中的一部分而已。天子的学问深不可测,远超他们的想象。

诸葛亮将信将疑。

但他的疑,只是怀疑虞翻是不是说得太夸张了。对天子的学问博杂,他并不意外。

毕竟天子没有专门研究过《易》,却能和虞翻这样的易学大家说得投机,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他这么早赶来,就是不想错过虞翻与天子的对话。

昨天结束之前,天子给了虞翻一张图,还说了一句口诀,让虞翻回去参悟。他非常想知道虞翻悟出来没有,又悟出了什么。

两人一边轻声说着闲话,一边整理文书。他们都是记忆力极佳的人,一会儿功夫就将有关的文书集中起来,分别门类的摆在刘协面前。

刘协一边翻看着,一边在脑子里将不同的信息来源串联起来。

突然,他看到了一份很不起眼的公文,是北军中候士孙瑞发来的一份掾吏名录,其中出现了一个曾经以为消失的名字。

沮授。

北军中候有员吏七人,可以自行辟除,毋须上报。

但沮授这样一个人出现在北军之中,成了北宫中侯的员吏,士孙瑞也不上书明言,只要这角落里提一下,是不是太过分了?

刘协敲了敲案几,将沮授的名字指给诸葛亮、庞统看。

诸葛亮、庞统看完,有些不解。

“这个沮授有什么问题吧?”诸葛亮问道。

“你们觉得没问题?”刘协反问道:“他可曾经是袁绍的谋主之一,还曾统领过大军。”

“没听说过他有什么战绩啊。”

“……”刘协语塞了。

他意识到一点,诸葛亮、庞统对沮授的了解有限,远不及他清楚沮授的份量。

但士孙瑞能不清楚?

十有八九有沮俊有关。

“陛下,如果此人真如陛下所说,留在太原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庞统小心翼翼的提醒道:“将来北军中候进兵冀州,此人可大用。”

刘协心中一动。

难道士孙瑞就是打的这个主意?

老臣们一直想收回兵权,做一个真正的太尉,士孙瑞是最有希望的那一个。但士孙瑞除了华阴之战有功,一直没有像样的战功,反而河东平叛时犯了原则性的错误,连卫尉都被撸了。

平定冀州可能是他最后一个机会,留下沮授做谋主似乎也可以理解。

平心而论,沮授虽然曾经是袁绍的智囊,但他现在起的作用非常有限,远远不及田丰、审配。他主动离开袁绍,投奔沮俊,并得到士孙瑞的信任,也没什么问题。

如果非要上纲上线,那有问题的人太多了。

包括曹操都曾经是袁绍的附庸。

刘协竭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少受原本历史的影响,但心里还是有些窝火。

这君臣二元论太可恶了,大臣自行其事的空间太大,皇帝陛下一不小心就被糊弄了。

刘协很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