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25章(1 / 2)

加入书签

随即又有人说道,同样酸得可怕。“刚才还哭穷,一转眼就大方起来了。你这变脸的本事,不做巫师真是可惜了。”

角落里一声叹息。“还是会哭的娃娃有奶吃啊,老子还是太要脸了。早知如此……”

话音未落,另一厢已经有人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府君,我也要去长安,告御状。”

此言一出,无数人如梦初醒,纷纷攘臂而起,大喊大叫,表示要去告御状,请天子调派博士到县中任教。

杨修与王唯面面相觑。

祢衡站了起来,伸出双手,往下一压。“诸君,请听我一言。”

众人立刻收声,紧紧地盯着祢衡。

“不就是缺教师么?说吧,你们要几个?这次我去长安,面见天子时,一并替你们请来。”

“此话当真?”有人离席而起,喜出望外。

“我祢衡言出必践,绝无虚言。”祢衡甩了甩塵尾,傲然说道:“诸位应该知道,这次天子召集天下贤良,于太学论讲,规模甚大。这些人中固然大多迂腐之辈,但也不乏有担当之士,只是囿于眼界,不知凉州情形。只要我出面说明情况,多了不敢说,十人还是不成问题的。”

祢衡转身看向杨修,笑道:“府君以为如何?”

杨修点头赞同。“我也有此意,只可惜公务在身,不能亲至。有正平代劳,我无忧矣。”

众人听了,相视而笑,立刻化干戈为玉帛。

——

等议完公务,众人散去,杨修看着案上的厚厚一摞文书,轻轻拍了拍。

“正平,这次上计的事就拜托你了。”

“蒙府君招待数月,多有启迪,无以为报,衡愿意走这一趟。再者,我本来也想去长安参加论讲,敲打敲打那些颟顸之辈,让他们清醒一些。”

杨修无声一笑。“那些清谈客何足道哉,你最想做的,应该是再与天子论道吧?”

“是。”

“那我劝你还是谦逊一些。”杨修幽幽说道:“你我的眼界虽大有不同,但与天子相比,还是差得太远。以登山为喻,你我最多是登东山而小鲁,天子却可能是登泰山而小天下,相去不可以道里计。”

祢衡大笑,甩着手中的塵尾,意气风发。“纵使如此,我也要与天子一论究竟。不如此,安能知自己所得深浅?”

杨修想了想,表示赞同。

“既然如此,那我就要将汉阳这几年的施政情况详细地解说一下,好让你与天子论道时有理可据。须知施政之道,不仅在圣人典籍之中,更在百姓衣食之间。”

祢衡躬身道谢。

上计的事本不该由他负责——这是留给本地人的机会——可是杨修将这个机会留给了他,他就不能辜负杨修的期望。

——

荀谌下了车,掸了掸衣袖,抬头看向书坊门口全副武装的卫士。

这么热的天,还穿着皮甲,看来这书坊还真是守卫森严。

一个军侯听到声音,从里面走了出来,打量了荀谌两眼,拱手施礼。“敢问足下是求购书籍、邸报还是访客?”

荀谌大感惊讶。

眼前这个军侯面色黝黑,脸颊上还有两块红色,相貌也有些胡人的感觉,言谈举止却非常客气,一点也不粗鲁。

“求购如何,访客又如何?”

“若是求购书籍、邸报,可往前走,大约五十步,有一个院子,进去就有人接待。若是访客,就看你是访坊中的匠师,还是三位主笔。匠师们在这里,一般不见客。主笔在卖书的小院旁边,你到那儿就可以看到了。”

荀谌满意的点点头,随从上前,递上名刺。

“我要求见唐夫人。”

军侯低头一看名刺,看到荀谌的籍贯和姓氏,知道是唐夫人的亲戚,不敢怠慢,连忙将荀谌让到前院,亲自奉茶接待,又让人进去通报。

荀谌心中奇怪,却也没有多问。

一会儿功夫,唐夫人快步走了出来,面露喜色。

“友若,你什么时候来的?”

荀谌起身行礼。“刚到。”

“太好了,你早该来了。”唐夫人随即入座。“你是准备参加论讲,还是见驾?若是论讲,我就给你安排一个住处。若是见驾,你就在坊里住两天。”

“见驾是要见的,却不急,我还是先看看太学的情况吧。”

唐夫人会意,叫过一个随从,吩咐了两句。

随从与荀谌的随从见礼,引着他去了。

“附近有一个院子,不大,还算清爽。”唐夫人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附近可能还有一个你应该认识的人。”

“颍川的?”

“不,冀州的。”唐夫人笑笑。“姓崔,名琰,字季珪,据说是郑康成弟子。文武兼备,曾在中原游历数年,见识与众不同。到太学没多久,就成了人人称赞的名士。”

党人新魁

荀谌大感意外。“崔琰还在长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