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46章(1 / 2)

加入书签

虞翻坦然相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他甚至说了一些《论衡》的不足之处,比如其思想内在的矛盾:杂揉儒门与黄老,却又不能融合。论人事则儒门,论天道则黄老,不能贯通。

由于王充本人出身寒门,虽然因才华出仕,但时间太短,官职也低,对施政的了解有限,相关看法有很大的局限,并无高明之处。

王充的优势在于他的不迷信古人,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虞翻建议,如果毛玠有志于学,可以从这个方面着手。

王充的学术有开创性,却不完备,正是后来者可以用力的地方。与其拘泥于王充的言论,不如继承王充的思想,对古今学术进行批判,去伪存真。

毛玠听得心惊肉跳。

听薛综说起《论衡》的时候,他完全没想到《论衡》是这样一部书。可是与虞翻的特立独行相比,《论衡》臧否圣贤的狂妄似乎又没那么惊世骇俗了。

——

一席谈后,毛玠带着书稿,与荀谌一起离开了讲武堂。

荀谌的心情不太好。

虞翻的学问的确好,但态度让人很不舒服,礼节也不够周到。

甚至连饭都没有留。

日已偏西,他们还没吃午饭,只是灌了一肚子茶水,饿得腿软。

出了讲武堂,到走出上林苑还有十里路。

站在讲武堂的门口,荀谌有点想骂人。

徐庶追了上来,拿给他们一些点心,带着几分歉意地说道:“下午还有练习,不能久留,还请二位见谅。”

“什么练习?”荀谌顺口问了一句。

“日常训练。”徐庶敷衍了一句,拱拱手,匆匆离去。

荀谌和毛玠互相看了一眼,都有些好奇。但毛玠只是一时反应,并无追究的兴趣,荀谌却对军事比较关注,很想借此机会了解一下这所谓的日常训练究竟是什么内容。

刚才在楼里看到浑天仪时,他就有这样的想法。

他是见过浑天仪的,绝不相信虞翻说的只是些许改进。尤其是徐庶说这浑天仪是用于军事,他实在想不出浑天仪和军事有什么关系。

军中的确有研究星象、望日以预测战事的,却没听说过要用浑天仪的。况且听虞翻相关的言论,他似乎也不相信那些东西。

常言道,善易者不卜。虞翻作为易学大家,用浑天仪来占卜,怎么听都觉得不太可能。

荀谌很想去看看,可是一看徐庶已经跑得没影了,只好作罢。

很明显,徐庶猜到他想干什么,所以不等他开口就溜了。

身为曾经的游侠,徐庶这点倒是很机灵。

带着惋惜,荀谌与毛玠一边吃着点心,一点沿着昆明池畔的小道缓缓而行。

昆明池中很热闹。几艘战船正在远处演练水战之术,往来迂回。附近的水中有不少士卒在练习游泳,水花四溅,喊叫声此起彼伏。

“朝廷要用兵益州吗?”荀谌突然问道。

毛玠正在想心思,听了荀谌的问题,愣了片刻,茫然说道:“友若何以有所问?”

荀谌伸手一指。“孙策称臣,东方已有江东水师,朝廷又在此演练水师,也只有出兵益州了。”

毛玠想了想,觉得很有可能。

故司徒赵温去了益州大半年,一直没有返京,以至于朝廷免了他的职,由杨彪接任司徒。

从太学的情况来看,虽然有不少从益州来的儒者、士子,但那些人不是流寓益州,就是在益州没什么出路的寒门士子,真正的大族子弟屈指可数,可见得益州大族对朝廷的态度并不友善。

益州地形险要,朝廷如果想有兵益州,取道凉州,由水路进军,无疑是选择之一。

荀谌心生疑惑,出了上林苑后,与毛玠告别,匆匆赶回太学书坊,找到荀文倩。

机不可失

荀文倩头戴布巾,身穿一身粗布工装,快步来到荀谌面前。

荀谌第一眼竟没认出来,还以是哪个普通女工。

“你……”荀谌沉下了脸。“文倩,你是宫里的贵人,这成何体统?”

荀文倩摘下头巾,挼了挼头发,笑道:“不与工匠们一起,了解不到真正的技术,以后管起来难免不顺手。伯父,你去过讲武堂了?”

“去过了。”

见荀谌一脸怏怏,荀文倩立刻猜到了什么。她将荀谌请到唐夫人的公廨中,命人上茶。

荀谌入座,简单说了一下与虞翻见面的事,随即问起了益州的情况。

荀文倩有些意外,沉吟了半晌,还是摇摇头。

“我不关心这些,伯父问错人了。”

荀谌恳切地说道:“文倩,你谨慎自守,我是欣赏的。但我打听这件事,并不是想对朝廷不利。相反,如果朝廷有用兵益州的计划,我可以劝袁谭出兵助阵……”

荀文倩抬起手,打断了荀谌。“伯父,恕我直言,就算朝廷有用兵益州的计划,也毋须袁谭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