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39章(1 / 2)

加入书签

如今一切水到渠成,心满意足。

“坊主今天真好看。”一个来帮忙的年轻女子羡慕地说道。

“真不会说话,坊主哪天不好看?”张夫人嗔道。

她接管了冀州印坊,一下子成了冀州士大夫心目中举足轻重的人物,那些想出版自己著作的人接二连三的登门拜访,让她比丈夫邢颙还有面子,这是两三年前怎么也不会想到的。

甄宓入宫的事务也就由她亲自操办,比甄宓的家人还用心。甄宓的兄长甄尧主外,她主内,甄宓的母亲张夫人坐着接受客人的祝贺即可。

“我是说,坊主今天格外好看。”年轻女子吐吐舌头,解释道。

张夫人深表赞同,端详着甄宓那张千娇百媚的脸,叹道:“女为悦己者容。坊主今天的美,是专为天子一人准备的。也只有天子这样的英雄,才能配得上坊主的绝世美颜。”

“别说了,这可是行在。”甄宓害羞地抓住张夫人的手,轻轻摇了摇。

天子纳贵人与普通人家成亲不同,没有亲迎的礼仪,只是由太常派出使节,带着一些羽林骑,将甄宓接到了行在,安置在准备好的房间里。

天子本人与平时没什么变化,正常处理公事,此刻还在堂前议事。

主持行在后宫事务的马云禄因刚刚生产,来看了一眼就回去了,留下两个女官指导张夫人等人安排相关事务。

至于桥氏姊妹,则奉了圣旨,回乡省亲去了,要到明年春天才回来。

这也给了张夫人等人陪伴甄宓的机会。

说了一阵闲话,看着夜色渐深,就在甄宓担心天子会不会像往常一样忙到深夜的时候,前面传来消息。

天子来了。

张夫人等人连忙肃容起身,站在一旁。

一会儿功夫,脚步声响,刘协走了进来。

他看了张夫人等人一眼,微微颌首,示意可以开始了。

张夫人连忙行礼,依着事先安排好的程序,完成相关的仪式。

一切完毕,张夫人等人退了出去,留下刘协与甄宓独处。

刘协坐在床边,双手轻轻搓着膝盖,犹豫了一会儿。

甄宓转头看向他,轻声说道:“陛下是有什么话要说,却又觉得不便启齿么?”

“我是有几句话想对你说,但此时此刻,又似乎不太适合。”刘协顿了顿,笑道:“有点煞风景。”

甄宓笑了。“能让陛下如此介意,就算煞风景,臣妾也觉得值了。夜已深,陛下忙了一天,不如早些说开,也好休息。”

“如此最好。”刘协再次点头。“我有三句话,想和你说清楚。”

“臣妾洗耳恭听。”

“第一,皇后立于长安,于大汉与我,都是最艰难的时候。且皇后恭顺温良,识大体,堪为国母。你入宫之后,要对她保持应有的尊敬。”

甄宓描得很精致的黛眉微微一动,随即点了点头。

“臣妾虽出身商贾之家,却也略知尊卑。这一点,陛下就是不说,臣妾也是知道的。”

“如此最好。”刘协伸手挽过甄宓一只微凉的小手,捂在手心里。“第二,我们虽然不能和普通的夫妻一般相处,你的母族也不是普通的人家一样往来,但该给你的,我一定会给你,只是时机上会有所考虑。”

甄宓感受着手心传来的温度,脸有些发烫。

她知道刘协在说什么。在之前的相处中,她表现得太急功近利了,恨不得天子立刻上诏,对中山甄氏大加恩赐,丝毫没有考虑到朝政的复杂。

事实上,不仅天子对外戚非常敏感,大臣们同样如此。

包括皇后伏寿在内,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外戚是因为天子恩赐而加官晋爵的。能加官晋爵的,都是他们自身的能力所致。

比如荀攸。

就算天子能够满足她的期望,破格提拔她的兄长甄尧,也会被大臣们否决。

大臣们对外戚干政的警惕远甚于天子。

“有陛下这句话,臣妾还有什么不放心的。陛下以知人识人著称,臣妾的家人一定可以得到最适合他们的机会,免于德不配位的窘境。”

刘协打量了甄宓一眼,心里颇为满意。

不管她是真的想开了,还是为了讨好他而强颜欢笑,作违心之言,能有这样的想法总是好的。

至少说明她已经认清了现实。

“第三,你想必也清楚,西征已经进入筹备阶段,快则年,慢则七八年,大军必然起程。届时你若是愿意随行,就要受风霜之苦。若是不随行,就要受分居之苦。两者不可兼得。”

甄宓眨眨眼睛,盯着刘协看了片刻。“陛下说完了?”

“说完了。”

“那臣妾能说一句吗?”

“当然可以。”

“臣妾虽不如陛下曾远涉凉州,却也曾孤身赴北岳,祭玄武之神。从离开家门的那一刻起,臣妾就做好了一身漂泊的准备。如今有机会随陛下西征,看陛下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